那年故乡春依旧

作者: 南柏舟 | 来源:发表于2017-12-14 18:02 被阅读201次

    笔墨画故乡,青山翠水自当孕育佳秀的丽人。自古以来便是如此,钟灵琉秀之地更容易孕育出才子佳人。

    头几年,我便是生活在美山美水的古城,但这才子佳人辈出之地,我却未能多沾些人们口中常说的“灵气儿”就离开了。自那时算起,已有六七个年头没有回到过生我养我的地方了。印象中,十一二岁那年,随父母远走他乡后,还回过几个年头。后来,工作、成家之后,再也没有回去。

    现代多数人是这样的,如若故乡不是有一两个老人或是值当自己念旧的东西,是不大可能回去的,甚至若不是他人提及,自己准是不会想起。

    我便是这样一个人,在离开家乡没几年。那些一起长大的玩伴就断了联系,心头没了个挂念的人或事,多半时候是想不起回去的。再加上后来各自谋生,养活一大家子人,转眼已过去十多年,如白驹过隙一般,此时想起来,还真是物是人非。

    犹记得二十年前,那时候才六七岁,每逢春节,各家各户,大街小巷可热闹了。走到哪里都是十足的年味儿,即便是你藏起来,也挡不住那些被年味儿“操控”的天真烂漫的玩伴,把你从家里揪出来,趁着快要新年,到大街上好好玩耍一番。大人们忙碌了一年,到了年末这几天也是无比高兴,为过年忙前忙后丝毫不嫌累。

    大约从腊月二十就开始筹备过年,而越是到了年底,越是忙得热火朝前。小点的孩子可以到处玩耍,跑开前还会被手上沾满小麦面儿的母亲,嘱咐上一两句;大些的孩子会被叫过去,和纸浆,剪金花,染红料,把一摞春联叠好,再扶正封面,能工巧手的人画上个春来到。

    穿街走巷,各家的年味儿一点儿也不嫌少。廊下的小妹望着瓦上的碎嘴家雀,摇头晃脑;邻家的老人摘下毡帽,逗着鸟儿。父亲宰鸡鸭、起炉灶,放进一些花椒、大料、姜片、辣椒,一直煮到满院子都飘着肉香,邻里进来赞扬几句,父亲挺直腰笑着和他聊上些时候。

    那个时候,各家都有自己酿的酒。嘴馋的孩子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揭开自己尝上一瓢,一口下肚,脸耳通红,直吐舌头,一旁的小妹哈哈大笑。

    大年初一头一天,天还未亮,外面已经通明。大人们讲:太阳没有升起之前,是不允许打开柜橱的门。孩子的衣服是在头一天晚上放在床头的,早上起来,罩在炉火上烤热了,然后套在身上,小孩子跟着大人一起去拜年,一直天亮才回家。

    在北方,大年初一的早饭是必须吃饺子的,盛好的第一碗是要先上供的,同时撩一挂红衣鞭炮,家家户户,前前后后,噼里啪啦响起来。刚吃了早饭就会听到,巷子里孩子的热闹声。大街上踩高跷、抓花包,更是锣鼓喧天。过年的几天是人们最闲暇的时候,初五之前不允许劳作,只能休息。于是,人们坐在一起,侃八卦,讲小道,等着杯中的茶酒减少,或是搭肩帮腔挤兑迟来的大忙人:礼物未到,人怎能先到?热闹的话也不见少。

    虽然如今再忆起这样的事情,但是已有几个年头没有这种浓浓的年味儿了。自从离开家乡后,过年早已失去当初的那种热闹。

    古人写道:近乡情更怯。时隔六七年,再回到故乡,旧貌仍存,但已不如当年那么充满活力,留下来的多是些老人。即使是这样,也没有缺少当初的亲切感,或许这就是故乡。

    无论会不会回忆,它都一直留在记忆里;无论会不会回去,故乡一直都在那片土地;无论它的样貌几经改变,当你踏上故土,所有的记忆和心绪都会如潮水般涌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年故乡春依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tl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