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现实臣服,
才可能活在当下,
生命才会对你宽容。
从容 生活很多人来找我咨询,都会提出很多问题。
我觉得我性格太内向,要如何才能变得外向点,在大家面前侃侃而谈;
我觉得我缺安全感,要如何才能放下恐惧,踏出舒适区去改变;
我觉得自己犯贱,分手了还是放不下,要如何才能不去想往事,重回到自己的生活了。
......
不擅长表达是问题,追求安全感是问题,回不到快乐生活是问题,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就是:我有问题。
他们烦恼,甚至痛苦,想要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摆脱痛苦。
1、
我们常常都会说“问题”,但究竟什么是问题?
我们先暂停一下,把这个问题放一边。
来,现在我问你:“一个人性格内向有没有问题?”
你可能会说:“这个得分情况吧,内向外向也不是绝对的。”
你也可能会说:“不能算问题吧,内向只是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
不管是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性路线,还是秉持兼容并包的开放态度,大多数人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不会觉得这是个“问题”。
好,我们换个方式。
我问你:“你觉得如果是做销售,一个人性格内向有没有问题?”
(Excuse me?销售?)
“内向不说话,怎么和人谈,怎么忽悠人买东西啊?”
“内向脸皮薄,拉不下老脸怎么叩开对方紧闭的心门啊?”
“内向都被动,不主动和客户拉关系谈感情,单子怎么拿得下来啊?”
......
你看,对比之前的没有“问题”,这下问题来了,而且哪哪都是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在于:第一次我问你的时候,我没有给你“销售”这个角色设定,你就没有社会期待,不会期待内向的人在特定角色下需要有什么样的预期表现。
可是当我加了“销售”这个条件后,你的期待就开始了。
你头脑的第一反应是:做销售的应该能言善道吧,应该会口吐莲花吧,应该会左右逢源吧......
这部分内心戏码你很难察觉,因为它们在大部分人的大脑里早已是“默认设置”,一种近乎“条件反射”的思维直觉而存在。
类似的设置还有很多。
比如:你会觉得好孩子应该要乖要听话,温柔女人应该对老公千依百顺,忠诚就是对对方的绝对服从等等。
这些设置当我说出来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是陈词滥调,但我想说的是它们背后代表的:那一类我们常常不假思索就已经确认的东西。
它们植根于我们的头脑中,被误以为是“我的”想法,进而成为我们衡量为人处事的“固定标准”。
在社会学上有个名词可以笼统的概括它们,叫:匿名权威。
匿名权威会通过主流文化、公众舆论、大众意识的方式裹挟了你的意识,当你无意识的每调用它一次,它就以经验的形式在你的头脑被加固一次,逐渐成为你自我意识的一部分。
但它实际上,不是“你”的,是外部加持在你身上的一股隐形力量,内化为了你的一种“期待”。
平时的时候你很难觉察,但当外在现实与这些“期待”发生不一致时,“问题”就出现了。
我和婆婆不亲近,我有问题。
因为你的期待可能是:和婆婆的关系就要像和亲娘一样甜蜜蜜;
工作很多事情处理不完,我很焦虑,我有问题。
因为你的期待可能是:所有的事情都必须要处理,也必须由你来处理。
再比如:很多女生找我,觉得亲密关系出了问题。
我问原因。
大部分情况都是,刚在一起的时候,对方上下班接送、信息秒回,过节提前准备好礼物。女生感觉十分甜蜜。
但过了火热期,一方面男生持续用力的模式不可能持久维持,另一方面,当感情逐渐稳定,男生自然会把原来追求女生的一部分精力回归到自己的真实生活上来。
女生这边呢?
因为还停留在原来被爱集中照射的初始期待当中,不接受被关注减少的现实,那么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
你可能会觉得对方有问题,对方变了不再一如既往的爱你了。因为你的期待是:男朋友就是要全年无休24小时,以你为中心的;
也可能会觉得自己有问题,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不好了。因为你的期待是:自己在对方那里一直都是完美的。
我想,你现在明白问题是什么了吧。
无论是外部力量内化在你身上的期待,还是你施加在自己以及别人身上的期待,生活上的“问题”是:一个人的期待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落差。
所以,当你说自己有问题,对方有问题,关系有问题,实际是在说包含你、对方、关系在内的现实与你的期待有差距,你对这个差值不满意,你对这些差值组成的生活不满意。
而当你被大脑无意识的“默认设置”所控制,不更改内心不合理的期待;
当你不接受人性的多面和多变,不允许截然不同的相反面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当你不接受世界并不以你的意志而运转,不允许自我向更大更广阔的宇宙规律臣服。
继续执着于用内心不变的“期待”去对抗现实生活的变化、生命的无常时,那么痛苦也就被你“创造”出来了。
痛苦的根源不是所谓的问题本身,是你不接纳这个差值,并抓着这些“差值”死不松手。
2、
那该怎么办?
通常我给出的治疗方案是:一是切换视角。
用“问题”的视角去看生活,你就像一个生了病的人,哪哪都痛,感觉不到痛之外不痛的地方。
你会执着于“你们的感情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的问题究竟在哪?”,觉得只有把问题揪出来,解决了,生活才算正常。
否则,生活的其他方面也都不好了。
问题,容易遮住人的眼睛,让人看不到问题之外的生活。
所以,试着用“不如意”的视角去看生活,人一生遇到的不如意如感冒流鼻涕一样多。
你是,别人也是,大家都是,它们都只是生活的“症状”。你无须非要把它们都治愈了才能着手去做其他事,它们也有可能会随时间前进随你的心境变化而自动消失,你不治而愈。
它们在与不在,都是你生活的一部分。
二是放弃治疗,带着症状去生活。
当我对向我求助的来访者说“放弃治疗”时,他们都会十分惊讶:我来找你治疗,你却让我放弃治疗?!
我只能说:放弃治疗,也是一种治疗。
放弃治疗在心理学上叫“自我接纳”,在佛家叫“放下我执”。
我知道他们担心放弃治疗,就等于说是放弃了前进的动力,害怕自己在接纳现实之后,就真懒洋洋的躺在了舒适区里,忘记了成长,更忘记了想要成为更好自己的初心。
推动一个人前进的精神动力有两股力量。
一股是生的欲望,人类总是希望自己不断向上、不断成长、更加幸福,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所拥有和向往的欲望力量;
另一股则是死的恐怖,在受到痛苦体验、不满以及死亡焦虑的追赶,人会本能生出内在的求生力量。
两股生死力量同源,如硬币正反面,都是我们生命发展的根本动力。
但两者方向相反,生力量将生命力引向外部世界,让人去行动、去创造文明、去改变世界;而死力量则是将生命力引入内部世界,让人自我攻击,陷入持续的自我内耗,比如一些神经症、强迫症、抑郁症患者。
所以,放弃治疗的核心:
不是让人放下生的欲望,让人不要有更高的期待,抹杀每个人内心美好的追求,放弃向上寻生活;而是不希望你被死的恐怖所驱赶,卡在自我对抗的痛苦体验中,感觉自己不安的生活在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里,只能向下求生存。
因为你执着于自己某种不可变化的期待,所以无法体会到无常;因为想要把差值消除而不接纳差值的存在,所以无法离苦。
如果你的人生想要远离痛苦,那么就不要希望把生活那些不如意的“症状“消除了,再主动积极的投入生活,你很可能永远也等不到消除的那一天。
接受现实,放弃治疗,本身就是治疗解药。
如果你觉得还做不到,还不不下,那么就继续保持,不需要强迫自己放下什么,必须接纳什么,直到有一天你想要放下为止,那一天早晚都会来,只不过时间问题。
因为这个过程,就是你接纳“自己还不能做到自我接纳”,放下“我需要治疗”这个我执,真正学会离苦的过程。
当你自己把这个过程走完一遍,你会明白,你不需要治疗,你需要的是接受生命的无常,不断改变自己,适应外部多变的世界。
那个时候,你可以如水一样,如实承受,对生活顺其自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