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实地记录过程
为什么要如实地记录过程呢?因为在生活中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发生的事情是靠大脑记忆的,并不会记录下来。我们以为我们记得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是事实上,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时过境迁后,我们会根据现在的情况,扭曲自己过去的想法和对行为的解读!
记录的时间跨度越长,就越可能让自己看到更深层的规律。
我们常常没有办法从生活中学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超出了我们学习的视界。
如果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呈现结果之间的间隔时间太长,我们就很难从中学习。
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其因果关系在时空上并不是密切联系的,甚至相距甚远……这样的规律对我们的经验处理系统而言太复杂了,超出了学习的视界。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从生活经验中学习到更底层的规律,我们的记录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跨度。
如果看不到事情背后的长期规律,那么我们就只能对发生的事情本身做出反应,而无法顾及更长远的利益。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生活在这种矛盾中。如果你留心记录和总结,就会发现自己的很多言行不一,再思考背后的原因,就更容易看到自己思维的陷阱了。
记录是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是一个挖掘看得见事情背后看不见的关系的过程。
因为任何一件事情的发展,都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累加作用。我们当时思考不周全,除了自己对问题理解不透彻以外,可能自己当时的情绪状况、周边环境给的压力,都会加剧问题的严重程度。所以,如果要复盘自己当初的决策,就不能仅仅记录事情的结论,更要记录可能影响判断的所有因素。

2定期回顾总结
回顾,让我们能够在平淡生活中创造惊喜。回顾是让我们过去的记录和反思价值增倍的过程。
过往看似平淡的日子,因为时间的力量,因为空间的变化,因为心境的改变,因为自己的成长,回头看的时候,就产生了新的意义:这种回头重新面对过去的做法,更好地理解当时的自己,也更好地理解现在的自己,更重要的是能够给未来的自己以启发。
很多当时以为周全、正确的决策,时间过得越久,自己越能看到其实它们还有不足的地方——因为我们的经验往往是对事件本身的得失层面做出“正确反应”,而这个决定很可能在更大的层面上是“错误的决定”。
我们的生活都是由一个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拼接而成的。有些答案是与时间做朋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产生价值;而有些答案是与时间做敌人的,时间过去越久,越被动。但是,我们常常只能看到和感受到眼前的压力和困难,无法超出自己的认识边界做出决定。
越是复杂的问题,越要用基本、简单的原则思考,遵循这些简单原则做决定,虽然看起来会让当时的自己更加窘困,但是这些答案的影响却是在与时间做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