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历程是由时间搭建,时间自然成为我们相依为命的朋友。对于这位朋友,我们的评价总会在两个极端中摇摆。时间充裕的时候,称其为无聊,时间紧迫的时候,怒骂麻烦。显然这样的归类没有问题,只是从情感角度,这位朋友有一种里外不是人的感觉。今天,是否该为这位朋友洗刷清白,赋予更有意义的称呼。
今天休假,脱离工作岗位的打工人,突然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短视频一个接着一个被划走,哈哈一笑变成哈一口气,笑声还没出来,注意力已经到了下一个视频。电子游戏也可以调动我们的情绪,但一场又一场的结束,留下的只是一种等待开始的15秒。一种落寞的意识开始蔓延,视频不香了,游戏不香了,一口无聊就随口而出。
下午时刻,一个又一个铃声响起,一条又一条的需求被提出,这些小事虽然都是小事,但却都是以一种措手不及的状态出现。在沟通了几次后,突然有一种心累的感觉。此时,真怀念上午时刻的无聊,但这样的念头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你要动身处理这些零星事件,起身的过程中,一句麻烦随口而出。
这样的情景也曾在你的身上出现?是的,正如前文所述,时间是我们的朋友,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情景。但我有一个问题,情景一,情景二也只是一种情景,为何我们都是用负面的情绪来下定义?况且,这样的情景也只能说是中性事件,该遇到还是会遇到,尤其是情景一,空余给自己的自由时间也会被贴上负面的标签。
问题显然是出现在自身,我们的心态与处理方式。如果将“无聊”换为“悠闲”,是否是同一件事,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找一本喜欢的书,一部喜欢的电影,一杯香茶,一根柱香,这样的场景够幽美!换上运动服,带上耳机,去公园跑步,这样的场景够朝气!约上三五好友,出去逛一逛,聊一聊,这样的场景够喜庆。约上媳妇,去超市采购散步,这样的场景够温馨。如此,你的自由时间是被你规划的,不再是无聊的定义,而是“悠闲”的赞美。
同样的心态,将“麻烦”改为“充实”。一件一件事情认真的思考,理性的处理,从事件中会获取大量的信息与知识。既然是突发状况,这样的信息才是第一手资料,应对的策略就是思考过程,思考过程又是一次学习的过程,学习之后的结果就是成长。这就是社会在推动你成长,你要拒绝吗?不好意思,你没有拒绝的权利,却有执行的义务,所有成果也都是你的,这岂不是性价比最高的工作。当我们将这些突发事件看成是工作,你又是负责人与获益者,自然会更用心的思考,认真的搜寻更为可靠的信息与方法。所以不要怕所谓的“麻烦”,它带给你的也是收获,“充实”的一天生活。
这就是事物的双重性,其实与其说是事物,不如更直白的说是自己的心态,调节心态才是更为紧迫的事情,心态变了,一切都是转机与成果。
小城雨田
2020/12/1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