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近日,有一个《啥是佩奇》的短视频,网络大火。
老爷爷费劲心思,才搞明白孙子要的,是动画片里,一只长的象鼓风机一样的粉红色的猪。
于是爷爷找来一只鼓风机,锯、焊、刷漆等各种工艺上阵,终于做成了一只粉红色的猪。并在到城里儿子家过年时,带给了自己的孙子。
当看到视频中,爷爷粉色的佩奇上桌,儿子一家惊诧的眼神时,我内心感到很辛酸。
这一幕,何尝不像父母总想把最好的给自己的孩子,但,你给到孩子的,真的是他需要的吗?
我们有多少父母,打着爱孩子的名号,为孩子张罗,恨不得连心都扒出来,结果,孩子要么被这样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爱所窒息;要么,孩子变得唯唯喏喏,没有主见,要么,你的真心会完全被孩子忽略。
2
这两天热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小公爷齐衡,不但外表光风霁月,玉树临风,而且才华横溢,纯情忠贞,收获了无数迷妹的星星眼。

他喜欢上了盛家庶出的六姑娘明兰,当他的郡主母亲知道儿子居然喜欢一个地位这样低下的女子时,第一反应,先是打死了他的贴身长随;后来,在他以绝食等自残手段进行抗争时,他的母亲终于得到回应,答应去盛家提亲。
结果,他母亲到盛家,将“求亲”变成了“认亲”,将他心仪的姑娘,变成了他“嫡亲”的妹妹,让他的爱情落空。
为了家族和父母的安危,他同意了母亲帮他答应的婚事,娶了王爷家的县主女儿为妻,但一场政变,让他的新婚妻子死于非命,他变成了鳏夫。
对于此,他的母亲也非常心疼,终于答应自己儿子可以求娶六姑娘,又一次亲自上门提亲,结果是被盛家大娘子一顿讽刺挖苦,灰溜溜地回来。
郡主对小公爷的疼爱,我们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得到。
但她对儿子的爱,却带有条件,当她听到儿子想找一个庶出姑娘为妻时,第一反应,不是询问儿子,这位姑娘有什么过人之处,居然能让这样优秀的儿子想要娶为正妻,而是认为,庶女配不上她家的门弟,娶了这样的姑娘,会让祖宗蒙羞。
只有娶了门当户对人家的姑娘,而不管这个姑娘是不是儿子喜欢,这样才会达到她的要求。
而最终,却造成儿子一生婚姻不幸福,到死都对六姑娘念念不忘的结果。
如果她知道自己对儿子的爱,反而会葬送了儿子的幸福,她还会一意孤行地为儿子做主吗?
3、
前段时间,一个综艺节目上,演员朱雨辰的妈妈一段为儿子的表白,引起了好多人的热议。

朱妈妈今年72岁了,但她说,她这一生,就是为儿子而活,“完全没有自我”。
儿子不管到哪演戏,她都会带着锅碗瓢盆,去给儿子做饭,煲汤,洗衣服,朱雨辰背后说,有时妈妈煲的汤实在喝不下,当着妈妈面喝了,还得再出去吐掉。
朱妈妈还说,儿子所有的事他都要过问,就连儿子找什么样的女朋友,她都要干预,如果她认为儿子的女朋友看上去不够“贤惠”,不能够很好的照顾她的儿子,她便不同意他们交往。
有网友在下面留言:替汤唯谢谢朱雨辰的不娶之恩。
而凡事都必须听母亲的,自己完全没有思想和生活空间,就连吃饭这样的小事,都自己不能做主,这样的朱雨辰,年过四十依旧单身,也就不奇怪了。
父母对子女关怀备至,这是子女的福气,但如果以爱为借口,绑架了子女的所有生活,使子女过于依赖父母,没有自己立身处世的主见,这样的子女,只能变成一个身体长大的“巨婴”。
4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日本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在得知自己癌症复发,将不久于人世后,面对年幼的女儿,思索良多,该给孩子留些下什么呢?她没有金钱,权利,地位和财产留给女儿,最后她想,要教女儿会做饭、做家务,让她认真地过好每一天,即使自己一个人也能好好地活下去。

在女儿四岁生日时,她送给女儿的生日礼物,是一个漂亮围裙,自此后,她开始教女儿每天学做饭,她说,因为做饭这件事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体健康,能够自食其力,将来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做什么,都能活下去。
她想,万一自己有天不在人世人了,也不愿让别人觉得,没有妈妈这孩子什么都不会。她只有趁现在多教给女儿一点,就算女儿说害怕,就算被女儿讨厌,她也要坚持下去。
就这样,她虽离世,但给女儿留下了最珍贵的遗产,那就是教她独立生活的本领,教她“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乐观人生哲学,让她认真努力地过好每一天。
如果这位妈妈,在得知自己不久于世,舍不得女儿在她活着时受一丝苦,而事事代办,那样,等她有一天离世,女儿才真正成了什么都不会的可怜孩子。
惯子如杀子。
父母爱孩子,也一定要懂得方式方法,给予孩子真正需要的爱和关怀,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否则,也不过是将你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而不管这些,是不是孩子需要的。
5
《啥是佩奇》这个视频,看到为了给孙子准备礼物,煞费苦心的爷爷,的确让无数人为之泪目。这一份跨越两代的亲情,戳中了人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让离家的游子,想起了年少时的自己,曾经拥有过的这样真挚,深沉的爱,
但,爷爷费尽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做出的这个礼物,却不是孙子真正需要的那个。
视频到这里戛然而止,而随后呢,当孙子告诉爷爷,这个佩奇,并不是我想要的那个时,爷爷会有多失落?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都不该是以自己的经验出发,去考量孩子的需求,周国平说:爱孩子是一种本能,但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
只有懂得孩子所想,多站在孩子角度出发,接触到孩子的内心,才会真正了解到孩子的需要,给到孩子真正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