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衔,在古时是官衔的别称,常将官衔加在姓名之上,故由此而得名。现在用以指学衔、职称等。
为什么现代人大都爱用各类头衔光环来标榜自己?其实,头衔往往是一个人心理状态的投射。真正厉害的人,无需名片上的头衔来装饰自己。而作为普通人,也无须用头衔点缀太多。
身价10亿往上的老板,或者说见过大场面的人,都明白相由心生的道理。真正的大佬,哪里用得着“打肿脸充大款,贴金箔冒充佛”?
现在各种社交场所,特别是商业社交场所,有些人还是会拿着自己的名片和别人交换。这个无可厚非,正常社交所需。但名片上的头衔太过了就不太好了。
策划人朱金科说,有一次他出席一个活动,见有个人非常夸张,那人的名片是一张连着一张的,在每张名片上印了一堆头衔,那人一展开,瞬间”惊艳全座,技压全场“,知道的是商人交换名片,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赌神过来玩牌呢。
看到他说的这段话,我忍不住笑了。真是“名片名片,明着骗”。一张名片而已,有必要整得这么夸张吗?一个人如果名气大,还需要一张名片吗?如果名气不够大,把名片印成册子也只是哗众取宠,惹人一笑罢了。
看一张名片,就知道他为人是否谦虚低调有涵养。
有的人,他的脸就是一张名片。比如我们喜欢的《西游记》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这位老一辈的艺术家,他一登场,还需要名片吗?他的脸就是一张名片。
有的人,他的名字,就是一张名片。像钱钟书先生的名片上,居中就写了三个字:“钱钟书”。多简单又大气的名片,都简介都省掉了。
“老戏骨”李雪健老师名片上面就写着一行字“你的朋友李雪健”,一句非常朴实的简介。看出了德高望重的他为人低调了。
真正功成名就的人,他们是谁我们都知道,还用得着头衔吗?他们的名气已不需要名片头衔来装饰和点缀了。
当然,我不是说递交名片不好,相反有一些地方,还是需要一些头衔的光环来装点自己,像自媒体平台上,就有不少作者都会写着自己的个人简介,简介上就有各种头衔。比如某某平台的签约作者,出版的其中比较不错的作品等等。
这样的介绍能让人一下子认识到Ta的身份以及取得的成就,这是一个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好机会。谁不喜欢对优秀的人多一些关注和心生向往呢?这是人的天性使然。连植物都喜欢向着有阳光的地方伸展自己的枝叶,更何况人呢?
但是,如果把自己的简介做成从小到大的履历表,让人看了就心生反感。
今天,我刷简书推荐的作品时,看到一篇文章,写得挺不错的,我就点进去看了看。看完后,我忍不住想看看Ta的个人简介,我觉得这篇文章肯定出自某个大咖之手。然后,我就看到了Ta的简介,也相当于电子版的名片啊。
Ta的“名片”,上面写着**岁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岁带领同学创办校报,**岁独自一个去外地读书,然后**岁辞去了上市高管全职写作,某某平台的签约作者,然后半个某某平台的签约作者。(星号代替年龄,请勿对号入座)
我本来不是一个挑剔的人,但看完这些介绍,我就觉得作者写得太少了,咋不把小学读过的“四书五经”的经历也一并写上呢???比如1岁就会三字经,五岁就会唐诗三百首,如果真写上这些,我还是会肃然起敬的。
十几岁发表一篇文章,创办校报,有必要写上吗?还有一个人去外地读书,大家不都是一个人去外地读书啊,难道还拖家带口去读书不成?还有还有,上市高管,这个词,最近听得有点多。上市高管如果真那么好,那辞职了干嘛?如果不好,那还有必要写在上面吗?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点愚见。我想表达的是,名片简洁,能表明身份就好。一个谦逊低调有内涵的人,也无需用太多头衔来装饰自己。N年前的一点点所谓的小成就,再拿出来晒,都能让人闻到一股发霉的味。让别人心里仅有的一丝好感也荡然无存了。
学会低调做人,谦卑做事。在纷繁复杂的尘世里,我们才能拥有一席之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74822/a6e6c182957c73c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