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塔散文读书
总有一处安放你失落的灵魂

总有一处安放你失落的灵魂

作者: 素白若雪 | 来源:发表于2017-11-02 20:18 被阅读171次

       

总有一处安放你失落的灵魂

        在书摊上买回一本《读者》。

        坐在树下翻着书香扉页,一股熟悉感扑面而来:是呵,这是我从小看的书刊。

      《读者》创刊源远流长了。记忆中是读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读它。那时应该是刚接触文学吧,闭塞的农村,清贫的家境,使我们没有多少可读的课外读物,所以从年长的堂哥那里搜到各种泛黄的书籍(其中就有《读者》),可说是如获至宝。所幸哥哥的藏书很多,够我重重复复地翻过贫瘠的童年。

        因此它算得上是我文学的启蒙。虽然那时并咀嚼不出文章的深意,只觉得读来甚有趣,不过多年的书香浸淫使我爱上了文字。而我从小学写作文就十分易上手,遣词造句娴熟轻巧,行文流畅甚少语病,大概亦是《读者》、《江门文艺》它们带给我的收获吧。

        及至中学时在镇上读书,开始抠下自己的零花钱买书。书架上各种图书名著罗列眼前,于我而言是一种充实的幸福与喜悦。我贪婪地阅读各类书籍,如赴盛宴。而《读者》作为我从小的伙伴,在我心里仍有一席之地。每次看到它静静地躺在书摊上,心里就有股温馨感,它那么可爱那么质朴,而且只要2元一本,简直就是我们这些穷学生的福利。

          可是有次一位同学对着书摊上的它们说:“我哥哥说不要买这种杂志看,没啥好学的,只是消磨时间。”她的哥哥我不认识,可是这番话确实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当时的我处在那样年少轻狂又急于求成的高中时代啊!我想:“对呀,它既不像一些青春文学那样辞藻华丽文采斐然,能提高我的文笔,又不像传世名著那样经典庄严,可供我写作时引经据典,那我读来有什么用?”就是这样的想法让我搁置了多年的陪伴。

        数去经年,此时重翻竟别有一番心绪。如今的我已不是一味追求文采的轻狂少年,而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年的打工者。在这名利场趟过,心境已然不同。背井离乡在深广地区生存下去真的不易,更毋谈安定扎根。外来者生活在城市边缘,时刻被“经济压力”追赶,被资产阶层盘削,想要突破困境就要使劲往上挤,即使下班了也是想方设法挣钱。所以好久没有悠然的心情,好久没有在午后静静地翻一本书。这种享受太奢侈。

        也是为了挣钱,我抱着投稿的想法买回了这本《读者》。现在它静静地躺在我的手上,依然那么可爱质朴,任凭世潮翻覆物事更迭,它依然不变。翻开卷首语,是朱光潜老先生写的《无所为而为》,富含道家思想的几个字,如同冬天晶莹纯洁的雪花,瞬间让尘世浮躁的心沉淀下来,安静地看下去:

        “......现世是一个密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出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然被厉害二字缚住......

        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出厉害关系而独立存在........

        我以为,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种“无所为而为”的精神.......”

        书里还有张嘉佳的精短散文《总有一个故事不愿讲》:

        "这世界应该有光的。如果没有,我就让它从心里长出来。

          ........我聚精会神地看着你,看着看不见我的你。

          让我醉倒在河床,管他多晚,醒来酒杯里装着日出。

        ........"

        多么恬美的文字。它就是艺术,是无声的歌,是绚烂的画。字字句句,如同轻盈斑斓的蝶,振颤着薄透的双翼,唤醒沉睡的心,让一颗灵魂跟着另一颗灵魂轻轻颤动,翩跹飞舞,离尘世而去......

        我仿佛回到了那些年阳光恬淡的午后,搬一张小凳子坐在树底下看书。淡黄的光晕一朵朵漏下来,在书扉上俏皮地跳跃晃动,头上的枝叶投下纤柔身影,在地板上悠悠摇曳,风流婉约,婆娑有致。我坐在树漏里,浸入书中的大美之境。

        翻开去,有艺术鉴赏,有名人轶事,有社会评论。黄光武在《一窝蜂》里深刻地阐述了现代人的通病,即趋利附势仓皇奔忙,并提出进退有余优游自得的处世思想:钱财假如成为生活中唯一的追求目标,人生就会很乏味。人生必须有高于追求财富的理想。

          还有各种各样的奇趣故事:《树上的男爵》里柯西莫一生生活在远离尘世的树上,追求自由理想与爱情。《莫里诺少校》里运用了经典的文学母题:一个年轻人走入世界,他的心灵变得破碎,再也粘合不到一起。

        也许灵魂的深度,必要经历过生活的苦痛才能够触及。再次读这刊书籍,才发现它的字里行间皆浸透哲理的光芒。它又不像网上铺天盖地的速食文章那样轻浮花哨夺人耳目,也许哲理本身就是沉默安静的。

          我知道我无法再像儿时那样天真无忧无虑,也无法有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性情,我依然要为了生存匍匐前行形如虫蚁,可是我会把这样一本书在床头,在每天的汲汲营营后,浸入静美文字,褪回自我。

        这时我就是一片自由舒展的云。

相关文章

  • 总有一处安放你失落的灵魂

    在书摊上买回一本《读者》。 坐在树下翻着书香扉页,一股熟悉感扑面而来:是呵,这是我从小看的...

  • 总有一处风景让你安放灵魂

    究竟有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灵魂得到安放,有没有一个地方能重新焕发生命的光芒。我相信是有的,一处自然风景也是一处精神的...

  • 海蒂和噜噜的花园

    光阴镌刻出花红柳绿总有一处风景,用来安放灵魂。总有一处画面令人流连,万物更是多情,时光也像那一树花开或惊艳或素雅,...

  • 失落的灵魂无处安放

    有的时候就想放空自己,什么也不想干,静静地待着。日子过的太煮水,太过空虚,要找点时间把它放走,不然整个人都是泡沫。...

  • 没有梦想日子 灵魂如何安放

    没有梦想的日子,你的灵魂何处安放!只有体验过你才能真正的明白里面各种滋味,失落、脆弱、空虚、焦虑、恐惧…… ...

  • 2020-09-20

    人生荒凉处,总有一物可以寄托无处安放的灵魂……

  • 求你将我捡起

    求你将我捡起 我的自由是放纵后的失落 灵魂不知安放何处 不知向谁哭泣 求你将我捡起 任你抟造 照你的形象 按你的心...

  • 安放你的灵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死亡是一个总是充满着悲伤的话题。又因为死亡总会和一些不吉利...

  • 安放你的灵魂

    时下有这样一个流行语——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 在路上,就是为了行走,人之所以要走山游水,...

  • 2022-11-13

    还是别读史,本以为读史能保持内心的澄澈。结果深入阅读后,古人如此龌蹉。本想找一处净土安放灵魂,现无处皈依无处安放。...

网友评论

  • 作家张鱼:跟我几年前的心绪很相似
    作家张鱼:@素白若雪 😆√
    素白若雪:@瑜瑾瑾瑜 真好,看到你现在这么幸福美好我就放心了!哈哈😀意思是我也会幸福明媚如你对吗?😋
  • 竹影飘摇:我手里就有这一期《读者》,加油!
    素白若雪:@竹影飘摇 哈哈,谢谢!😜
  • Elaine严:棒棒哒
    素白若雪: @Elaine_7f03 哈哈~姐真快手!😊噢不,我要保持矜持😀
  • 書華_:写得不错。
    書華_:@素白若雪 荣幸啊!
    素白若雪: @書華xa 谢谢!你是我在简书上的第一位评论者😊

本文标题:总有一处安放你失落的灵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ma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