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底,我们能很明显的察觉到,无论是大企业,还是独角兽,都在裁员过冬,包括华为、阿里、腾讯、美团、京东、人人车、瓜子、知乎、魅族等等。与之相随的还有996,以及小米砍掉下午茶,京东取消全勤奖,滴滴取消免费水果等等,这些企业不约而同的缩减开支,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大环境变了。
最先受到冲击的是那些头部企业,2019年连CEO们的语气都变了?
“996是种福报”——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
“腾讯一两千个总监级干部里,30岁以下的有多少?”——腾讯创始人马化腾。“不奋斗的人不是我兄弟。”——京东创始人刘强东。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小米创始人雷军。 “有种就赶快滚。”——搜狗创始人王小川。
资本家只告诉你,站在红利的风口上,猪都能飞。但是风口过了,掉下来“摔死”的有多少?截止2019年12月份,创业失败公司累计372家,金融、电子商务、本地生活、教育、文娱,一个都没跑了。包括王思聪,包括罗永浩,包括淘集集。
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式,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互联网广告市场全面降速。关于这一切,背后的原因全部都可以归结为一点:互联网的红利,慢慢消失了。
为什么我要先谈资本的重要性,因为淘宝、直播、自媒体、短视频、VOLG,这些互联网行业的兴起,每一个都是因为资本红利的推动。
为什么淘宝会火,补贴的是商家;
为什么自媒体与短视频会火,补贴的是广告商;
为什么直播电商会火,因为平台的流量扶持和厂家的迫切需要;
为什么微商死而不僵,因为代理商需要;
为什么美团会火,商家、骑手、用户全部都要补贴。
甚至二维码支付前期都是因为打折才推动起来的。
乘着平台红利的东风,淘宝店主,微商,主播,自媒体作者,前几年全部都赚到钱了。平台分一半,自己赚一半,还有各种扶持奖励,真的不要太舒服,而现在呢,一没专业水平,二没团队,真的别想吃这碗饭。
想靠平台赚钱,就必须要抓住平台的红利期。
现在仍然有很多平台在做扶持,比如今日头条,在问答、西瓜视频、三农、VLOG、付费专栏这部分做的扶持还是挺大的,为很多优质的创作者崛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同样的还有疯狂砸钱的趣头条,和逐渐转型的B站。
做自媒体这些年,能很明显的感觉到趣头条在五六线城市的用户逐渐扩大。近期多名职业演员、艺术家、导演开始扎堆入住B站,这些都是产业即将变革的信号,也就是流量转向的信号。而目前来看,红利逐渐消退的互联网企业,能再继续产生价值也无非就两条出路:
下沉:面向三农领域的发展,例如:趣头条、西瓜视频、各平台的VLOG;
深耕:头部流量以及内容专业化,例如:付费专栏、头部作者、领域专家、公众人物;
确实,如今的经济环境不好,但也保不齐就有人能开辟一个新领域,就像瑞辛和拼多多这样的企业,明明市场都已经饱和了,还能跑去美国上市。
人工智能,物联网,5G,VR,无人驾驶,生物工程等等,每一个都是一片新的领域,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无法直接参与其中,但一定要关注平台的动向,及时把握住每个行业的第一波红利,这样才能赚到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