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人物美人说
凌叔华: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凌叔华: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作者: 四月默 | 来源:发表于2019-02-09 23:47 被阅读9次

文/四月默

有些人的才华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被人发掘,生前他们黯淡无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过得惨不忍睹,死后他们的价值逐渐凸显,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朱砂痣。

而有的人在活着的时候前呼后拥,一群人围在她身边称赞她才华横溢,旁人爱她年轻时美丽的容颜也爱她老去时眼角的皱纹,可是等到她死去后,却越来越不为人知,只有少数人能发掘她的才气逼人。

这两种人都可悲可叹。可是身为旁观者的我们却一丁点办法也没有,只能静静地看着他们绽放亦或是萎谢,这是他们的宿命,我们无力改变。

1900年阳春三月,惠风和畅,天朗气清。北京一座官宅里传来了一声婴儿的啼哭,那个婴儿就是凌叔华。她的父亲是朝中一品大员,手握重权,能力不容小觑。她的母亲是大家闺秀李若兰,听这名字就知道是个知书达理、蕙质兰心的女子。

这本来该是个和睦幸福的家庭,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他的父亲身边莺莺燕燕环绕,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女人多的地方是非也多,她所处的生活充满了钩心斗角、尔虞我诈,重男亲女的父亲也并没有对她宠爱有加。

她就是这样普普通通的长大。等到她六岁时,忽然一切变得有点儿不一样了,害得她对忽然发生的变化有点受宠若惊。她总喜欢涂涂画画,特别是无聊的时候会在墙随意画些东西,没想到她漫不经心的画却被前来拜访父亲的客人看中人,那客人正是山水画家王竹林,王竹林立马询问是谁画的,如此逼真。询问了一圈后才知道是凌叔华,这可高兴坏了凌叔华父亲,他的女儿这么有天分,居然被著名画家夸赞,他脸上也跟着沾光啊。他赶紧抓住机会让平时并不怎么关心过的女儿凌叔华向王竹林拜师学画。

此次以后,凌叔华得到了父亲的偏爱。为了做一个让父亲满意的好孩子,她学起画来格外用心,从不嫌烦,也不说累,踏踏实实跟着王竹林学习,从最开始对绘画一窍不通仅凭着天分随意作画,到对绘画有着系统的认识,她也真正爱上了画画。随后她又跟着女画家缪素筠、郝漱玉学画,她一天天的长大,她的画技也越来越高超,画的许多东西都栩栩如生。

当然她除了画画,也会写文章,在读书识字的过程中,她爱上了文学,那一个个字明明是那样普通,经过作家的笔排列组合起来却变得那么扣人心弦,一个个作品都让她感同身受,她希望自己也能够写出那样令人念念不忘的好文章。

那一年,天津忽然涨水了,这种天灾令人没有丝毫防备,搞得人措手不及,房屋、树木、商铺、马路都被淹,昔日繁华的街市变得一片萧条,她看了新闻报道后很是揪心,每一次的天灾都会导致多少百姓家破人亡,造成多少家庭的妻离子散,真是惨不忍睹。她认认真真地写了一片《拟募捐赈灾水灾启》,字字句句发自肺腑,一个小小的女流之辈能有这样的感悟真的很不错。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才华横溢的她即便是在学校也是闪闪发光的存在。她经常为校报校刊撰写文章,一些学生运动如果需要用到她的时候她也豪不推脱,她总是用自己细腻的笔触写出直击人心灵的文章,字字珠玑。她相信文字的力量,正如文字曾经带给过她那样深的触动。

1920年,凌叔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燕京大学女子学院。所有人都以为她会选择美术系或者是中文系,可是她的选择却让人大吃一惊,她竟然读动物系,这真是一个让旁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选择。可是在她看来,她选择动物系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她的男神歌德学的就是动物系。爱一个人就是要爱屋及乌,她天真的以为男神喜欢的东西就一定是有趣的,可是,结果大失所望,动物系毫无趣味可言,无聊到她无话可说。

之后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转入外文系。在外文系学习的过程中,她没有忘掉自己绘画和写作这两个特长,她像所有的文艺女青年一样,会在闲暇时去去参加画家们的聚会活动,与赫赫有名的画家交谈,从他们身上听取一些绘画的注意事项并寻找灵感文。没课的时候,她也会搞搞创作,她绞尽脑汁写了短剧《月里嫦娥》、《天河配》,她很喜欢自己创作的短剧,每一个人物都是她赋予他们生命,让他们变得有血有肉。

1924年,创作过许多作品的凌叔华在《晨报副刊》发表小说《女儿身世太凄凉》,这是她第一次在这样正式知名的刊物上发表小说,还是由周作人先生亲自推荐的,无疑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她的文字有着穿透人心的力量,不少人看后表示感同身受,人们都不约而同的觉得这是凌叔华的自传,否则怎么会对于细节把控的那么真实,就像是她亲眼所见、亲身经历过似的。这恰恰凸显出一个成功的写作者的才华,有时候并不需要亲眼所见、并不需要自己一一经历,也可以凭借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加工成为真实的让人信以为真的故事,可是这种才华也引起了不少闲言碎语。

人们最喜欢以讹传讹了,他们添油加醋的说凌叔华和别人结过婚,之后又离婚了。这简直是胡编乱造,她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呢,连男朋友都没有,哪来的丈夫,真是造谣一张嘴。她委屈的给周作人写了封信,告诉他她内心的苦闷,周作人不忍心一个小姑娘被人们这么误会,于是将这封信又刊登在报纸上,人们这才知道凌叔华并不是那样的人。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来华,林徽因、徐志摩等人负责陪同接待,林、徐还一同演出了一场话剧,当时饰演爱神的徐志摩就给凌叔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早就听说过徐志摩追林徽因追的惊天动地却得不到回应这件事了,在她眼中徐志摩才华横溢,性情浪漫,是个极好的人。

徐志摩也注意到了凌叔华,虽说当时林徽因光芒四射,可是负责安排泰戈尔住宿问题的凌叔华也同样出色,她谈吐自然、落落大方,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连大诗人泰戈尔都发现了凌叔华才华过人,那是一个群贤毕至的场合,凌叔华表现得多么优秀才能赢得泰戈尔先生的称赞啊,慧眼识珠的泰戈尔先生甚至告诉徐志摩,凌叔华的才华较林徽因是有过之而不及的。

没过多久,凌叔华开始与徐志摩通信。众所周知,民国许多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就是从书信开始的,一来一往间男女主角感情越来越浓烈。可是凌叔华与徐志摩这对才子佳人间却没有按照言情小说的剧本走。浪漫多情的徐志摩爱上了有夫之妇陆小曼,可能在他眼中凌叔华稳重端庄,不如陆小曼娇嗔黏人,始终少了点激情,更适合当朋友一些。于是,他们之间的感情退为友谊。无从得知凌叔华当时是怎样的反应,她认识陆小曼的,当年她写的短剧还亲自邀请过陆小曼当女主角,没想到她们会对同一个男人产生特殊的感情。

好在她也不是纠结的人,立马就释怀了。再说她当时在文艺沙龙时认识的也不只是徐志摩一个。那个陈西滢也经常给她写信,陈西滢是个地地道道的江苏人,他踏实低调,认真务实,时任《现代快报》主笔,凌叔华开始往他审稿的刊物投稿,陈西滢很欣赏这个才华横溢的小姑娘,她写的每一篇文章他都有认真的看。

审稿后他会主动给凌叔华写信,同她一起探讨文学、探讨生活、探讨未来,甚至绘画也是有的。浪漫的才子徐志摩的若即若离让她明白了,踏实的男人才最可靠,她说“通伯头脑清晰,理解迅速,观察准确,是许多人不及的。”这样的男人值得托付终生。

她觉得那场文艺沙龙真的很值得,让她认识了那么多文学大师,还邂逅了徐志摩、陈西滢这样的大才子。和陈西滢在一起的日子没什么风花雪月的浪漫,却有携手共进的踏实。她将少女心事告诉胡适:“在这麻木污恶的环境中,有一事还是告慰,想通伯已经向你说了吧?这是我们两年来第一桩心事现在已经结论,当然算得最值得告诉朋友的事,适之,我们该好好谢谢你才是。”她觉得胡适这个良师益友给过她许多帮助,这样的事情也该告诉他一声,向他道谢。

她是个谨慎的人,总要等到事情确定万无一失了才肯告知她人。她和陈西滢的恋情她一直瞒着家里,她生怕万一跟父母亲介绍了这么个男人,最后分道扬镳了岂不是很尴尬。所以,知道大学毕业后她才把恋爱消息告诉父母。凌叔华的父亲没有什么意见,他自己就是个读书人,当然也喜欢会做文章的人,不过嫁给读书人可能日子会稍微清贫些。凌叔华一点儿也不介意,她又不要穿金戴银的,衣食无忧就好。

1926年盛夏,骄阳似火、火伞高张,陈西滢先生与凌叔华女士喜结连理。两个人在婚礼上相视而笑,底下的宾客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把祝福送给这对金童玉女,他们都相信未来的生活会很美好。

新婚燕尔的两个人一同去了日本,他们在那个樱花飘飘的国度一起学习,一起游玩。他们在异国他乡一点也不孤单,两个人每天都过着平淡幸福的小日子,他们从来不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恶语相向,也不会因为观点不一致而斤斤计较。那时候的他们是别人眼中的神仙眷侣,过着童话故事中才有的欢快生活。

一年后,学成归来的陈西滢到武汉大学教书,作为妻子的凌叔华一同前往,他们还是像在日本那样夫唱妇随。两个人选择住在武昌昙华林。不过这段日子并不像在日本那样愉快轻松,少时就在北方生活惯了的凌叔华并不太喜欢南方说变就变的坏天气,那里的风是湿冷的,忽冷忽热的气候令她很苦恼。她也没有亲朋好友在身边,初来乍到的陈西滢把所有的精力都扑在工作上,她一个人挺孤独的。

女人孤独了就容易胡思乱想,一胡思乱想了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她气恼地写道:“武汉这个地方我很不喜欢,房子小,又简陋,天气也不好,一整个季节都阴阴沉沉的,看不见天日......我该去国外生活,感受自由的空气。”

她不想天天呆在这个闷闷的屋子里,她想向她的同学们一样有自己的事业,可以靠着自己的能力赚取钱财,她不喜欢依赖着丈夫过日子,这是旧社会的女性才会做的事情。她向陈西滢抱怨,可是忙得不可开交的陈西滢压根没空听她的这些话,她只能气鼓鼓的回房睡觉。

她发现陈西滢一点都不可爱。曾经她欣赏他的踏实、务实、低调、执着,如今统统成了缺点,他就是个不解风情、顽固刻板的工作狂。不会哄她高兴就算了,连她追求的梦想都不支持,她悔不当初。

后来袁昌英、苏雪林来到了武汉,这两位才华横溢之士的到来给她带来了些许的安慰,有了他们的陪伴,她总算过得没那么孤独,她伤心的时候可以找人抱怨,有灵感的时候可以立马找来这两位朋友谈谈,他们三个被人们称为“珞珈三剑客”。

这一切都与她的丈夫无关。她对她的丈夫越来越疏远,甚至昔日同床共枕的夫妻感情已经到了濒临的边缘,她在家中设了两个书房,两个人互不干涉,互相不准打扰对方。这真的是很见外的做法了,可以看得出来,凌叔华的心中已经没有陈西滢了,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陈西滢的不浪漫、不理解、不体贴。

一个孤独了很久的女人,心不是在枯竭,而是在等待被人点燃。这个点燃凌叔华心灵火把的人就是朱利安。他是一个浪漫的英国诗人,母亲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这样的身份真的足够勾起凌叔华的兴趣,她最爱的就是写作和绘画,而朱利安恰好都有所接触。

他是一个率真热情的人,就像是一把火,能够照亮身边的人,他第一次去拜访陈西滢一家后就立马给母亲写了封信:“整个下午我都和文学院院长一家待在一起,有他的妻子,还有他六岁的女儿,我们谈话的方式非常的自由—简直是内地的剑桥”。

他身上带着少年的蓬勃朝气,这让年纪比他大八岁的凌叔华感到欣喜,没有谁不喜欢和年轻人交谈的,和他们这样活泼的灵魂交谈自己都会觉得年轻了不少。悠闲的凌叔华像一个贴心大姐姐一样给懵懂的朱利安置办生活用品,在交谈中,凌叔华也会说道她对于文学的见解。朱利安太欣赏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人了,天性浪漫的他感觉凌叔华就像是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立马跟她分享起自己的思想,两个人就像是相识已久的老友,谈得兴高采烈的,这一天,凌叔华觉得一点都不孤独,内心封闭太久得不到肯定的她在朱利安这里找到了满足感。朱利安又给远方的母亲写了封信:“她,叔华,是非常聪颖敏感的天使......请想象一下那么一个人,毫不造作,非常敏感,极其善良极其美好,生性幽默,生活坚定,她真是令人喜爱。”

一个是寂寞空虚追求温暖的女人,一个是天性浪漫的诗人,他们之间必然擦出爱的火花。凌叔华就像是情窦初开的少女一样,什么礼义廉耻都忘记了,她心花怒放的和朱利安在一起。

她喜欢朱利安年轻气盛的样子,喜欢他崇拜的看着她的目光。可是浪漫的朱利安丝毫不懂得保守一些该保守的秘密,注意一些该注意的尺度,血气方刚的他缺少了分寸感,给别人写的信总是将他和凌叔华的经历写的具体又细致。这让凌叔华觉得很难堪,她到底是一个东方女人,喜欢含蓄,喜欢委婉,不喜欢朱利安那样无所顾忌,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他们是如何相爱相知的。他们在爱中沉沦,忘记了身份,忘记了姓名,忘记了流言蜚语。

纸包不住火,陈西滢终于在别人口中知道了妻子的秘密,多可悲,被戴了绿帽子的他竟然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不过饱读诗书的他并没有怒火中烧,他很冷静让凌叔华做一道选择题。要么,他们就离婚,从此两不相欠,要么他们就分居让彼此都冷静一段时日,要么她就发誓再也不和朱利安来往。

凌叔华再三权衡下选择和朱利安结束那段荒唐之恋。理智的她明白,她和朱利安走不远的,朱利安这个人热情似火,这样的人定然和徐志摩一样很容易移情别恋,追求浪漫的他们需要的是新鲜感。不得不说,凌叔华的决定是明知的,朱利安有许多无处安放的红颜知己。

陈西滢是爱凌叔华的,否则以他的地位、身份名望不可能忍受凌叔华的出轨,可是他也明白自己似乎是用错了方式去爱她。她喜欢追求自由,喜欢创作,他知道她有才华,可受过新式教育的他却还是希望她相夫教子;她喜欢浪漫,追求红袖添香、举案齐眉,可他却不解风情只晓得工作,常常忽略心情苦闷的她。

随后,她去了许多国家、许多城市任教,她在不同的城市穿梭,在不同的城市忘掉伤痛获取心声,她还将自己的童年记忆生活感悟凝结于笔尖,学除了清雅幽丽的《古韵》,此书受人追捧,甚至后来的《城南旧事》也有几分《古韵》的影子。

白驹过隙,凌叔华在时光中不断老去,杜拉斯在《情人》里这么说“你年轻时很美丽,身边有许多追求者,不过跟那时相比,我更喜欢你经历了沧桑的容颜。”无论是眉目清秀的凌叔华还是白发苍苍的凌叔华,陈西滢都喜欢得不得了,只是他们终究是回不到从前了,只能相敬如宾。

她被陈西滢这样爱过,也被人讨厌过。徐志摩逝世后,震惊文坛,他留下了“八宝箱”,里面装着徐志摩的秘密,那里有徐志摩写给陆小曼的情书、他未写完的文稿,甚至还有关于林徽因的一些事情。这样包含了许多秘密的箱子自然会引来争夺战,她是八宝箱的保管人,面对众多人的索取,她觉得有些棘手,胡适向她施压,林徽因毫不留情面的骂她,她都不知道自己错在何处了,她只是帮老朋友保管好她的箱子,何错之有?

她这一生都和这三个男人缠在一起,只要一提到她就会不可避免的扯到那三个男人身上去。很少人知道她也是才华不亚于林徽因的中国“曼斯菲尔德”,她的冰雪聪明只得到了当时社会的高度评价,叶落归根逝世的她却并没有给后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她的作品也鲜少有人拜读。

凌叔华的一辈子都限定在一个理智清醒的设定里,她希望自己做传统式的优雅女人,可她内心熊熊烧起的那把火又告诉她要追求浪漫、享受爱情,在这种反复的矛盾中,她获取了写作的灵感,却得来了抹不掉的黑点。可是没有谁的一生像一张白纸样纯洁无瑕、不染尘埃,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犯些错误,人们更应该记得是那张白纸所带来的惊艳和芳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凌叔华: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qt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