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来仿徨

作者: 陪你过好每一天 | 来源:发表于2023-10-22 20:35 被阅读0次

《乌合之众》这本书的最核心观点就是:群体最渴望的不是自由,而是被奴役。

任何一个群体一旦形成,都会产生“群体效应”:群体里面的个体的才智会被削弱、个性也会被磨灭,个体就不再是原来的个体,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都会趋向同一,形成所谓的“主流世界”。而互联网时代的群体效应更加严重。

独立的时候,你也许是个文明人,可以独立思考,一旦到了群体中,就很可能却变成了一个野蛮人,从众性强。

这个时候,群体总是轻而易举的被煽动或者利用。你只要给它一些简单粗暴的信仰或者观念,群体就会被暗示、传染、鼓舞,甚至能变为一种杀伤力极大的武器。

《管子》里面说:“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意思就是,那些聚集起来的人,刚开始虽然彼此欣赏和满足,但是到一定程度就会互相吐槽和不满,然后面和心不合,互相伤害。

所以,真正的天才往往不合群。因为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总是将周围一切屏蔽,他们不会轻易的就被引领。相反,他们总喜欢做一个冷静的观察者。

但是这种人往往被当成异类,总是被排斥在群体之外,不被”主流世界“接纳,甚至被污蔑、围攻、消灭。

真理永远只掌握在少数人当中。

所有的平庸者的命运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被引领,如果跟随了好领袖,就能成为历史潮流的一分子;如果被坏人掌控,就叫平庸之恶。

所有的天才出路只有两个:要么孤独终老,要么去做领袖。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叔本华。

这就叫:生来彷徨。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如果你不能使小宇宙爆发而成为天才,请做一个善良的人;

对于一个有才的人来说,如果你耐不住寂寞不愿意被埋没,请做一个正义的人;

一个企业或者组织(包括社团、社群等),刚开始的发起者往往都是很有能力和胸怀的人,但是到了一定阶段,优秀的人就会离开或者被淘汰。

究其本质,是因为当一个组织汇聚到一定人员、有稳定收入的时候,群体就会变的稳定,这时就更适合大多数的平庸者去维持运转,他们互相勾心斗角、彼此内耗、安逸享乐,而优秀的人反而被排斥,最后只能离开。

这就是所有组织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度过这个点的组织都能成气候,过不去的就会慢慢凋零;

古今中外,所有的组织都逃不脱这个规律。打江山、创业等等都是如此;

而我想说的是:历史不是英雄创造的,也不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而是“系统”创造的。

一个组织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刚开始是英雄人物,到了一定程度一定是依靠规则和制度形成的“系统”,只有系统才能让一个企业或组织生生不息。

所以越优秀的公司,其系统越完善,这就意味着分工更明确、规则更公正,对个体的要求越低,这就避免了群体的“乌合”效应。

英雄命短;团队乌合;系统为王。

一个社会“系统”的文明和效率,决定了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走向。

我从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所谓的“优秀团队”,所有的团队都是乌合之众。

没有一片叶子是一样的

相关文章

  • 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却有四十岁的叹息!

    仿徨

  • 仿徨

    行者总是不及回头 生活让你前行 眼泪打湿眼眶 沉浸无奈别离 过客匆匆如过眼烟云 行道树后退,踏上征程 可否记得那远...

  • 仿徨

    迷茫中行走 我的思绪纷飞 现实与虚幻 混乱不堪,分不清是真是假的自己, 看不到那来时的路。 脚步虚浮,不知疲倦的奔...

  • 仿徨

    周末回家,望着母亲那黑白参半的头发,有些许感到自己的无能。虽然一直以来都自诩是一个冷血动物,可以称的上是某种...

  • 仿徨

    Day47 叹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在我们人生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烦恼。...

  • 仿徨

    我承认自己是个能力低弱的人 读书太少记忆力不好 语文功底差得不懂造句不会修辞 写作没有天赋甚至没有入门 却生长着一...

  • 仿徨

    文/子涯 仿徨, 一个世纪过去了, 有的人还在上一个世纪徘徊。 我踩着拼块, 自由自在地穿梭在旧时光里。 星空, ...

  • 仿徨

    冬季灰色的天 雪漫无目的飘落 扬起脸,感受那丝冰凉 像灵魂无处安放 又似提醒我们一直都在当下 落到茶杯里,额头上,...

  • 仿徨

    清晨下, 的飞鸟, 叽叽喳喳, 如此仿徨。 人世间, 的人啊, 慌里慌张, 何以迷茫。 这世界, 的真相, 混沌不...

  • 你打算现在认输了吗?

    汪峰老师《生来仿徨》歌里写的很好,因为像我们这样的人生来彷徨,明天我们是否还活着,不如让我们一起放手一搏吧。 听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来仿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rd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