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结束,周一到学校上班,只见戴老师隔着老远就向我招招手,快步走向我,满脸激动地说:“陈老师,太感谢你了!”我一头雾水,疑惑地看着她说:“我没有帮到你什么忙吧!”“你还记得之前分享过'醉豆干'的做法吗?这次我婆婆从香港回来,吃了我煎的'醉豆干'后,赞不绝口。说得我多么会做饭似的。没想到一道菜,提升了我的'光辉'形象。哈哈!真是感谢你啦!”喔!原来如此。没想到一道小小的醉豆干还能使戴老师的婆媳关系更和谐,这真是意外之喜。提起摸索醉豆干做法的事,说来话长。
小时候,我原本只知道豆腐,不知道还有豆干这种食物。有一天中午吃饭时,我装着一碗饭,只见爷爷站在房间门口向我招手,我走过去,只见爷爷从房间的一口大缸里拿出一个白白大大的瓷罐,用汤匙从里面挖出一些“好料”给我配饭。我边咀嚼边回味:硬韧的豆干、鲜脆的炸溪鱼和香喷喷的爆炒肉片,荤素搭配,鱼肉佐料,真是绝了。这是奶奶的厨艺吗?我简直不敢相信。后来得知,这是一个安溪官桥打石师傅来我家时,给我爷爷带来的远近闻名的官桥豆干。因为量不大,家里又有一二十口人,所以奶奶就精心煎炒后收藏着让爷爷独自享用。疼爱我的爷爷就与我一起分享。这位石匠回家后没再来过,也就没能再次吃上美味的溪鱼煎豆干。上大学后,在学校食堂、外面的餐馆等地方,吃了许多豆干,尽管配上胡萝卜、芹菜等,装在盘里色彩丰富,甚是养眼,但味道不佳,豆干变成一道极其普通的菜肴了。看来,豆干的做法是很关键的。
参加工作以后,自己煮饭做菜了。回想起儿时吃过的香韧豆干,于是也买几块回来煎炒,但是都没儿时的口感和味道了。于是,请教了不少安溪官桥本地的同学同事如何炒豆干。但因为口味不一,各有其法。其中有一种做法还不错:三层肉爆油后炒豆干,再配以香菇、虾米炖煮,味道香醇,但离儿时的味道还是有距离的。看来是没口福了,失望之下,很久不买豆干了。
有一天,孩子说很想吃豆干。虽然没做出美味的豆干,但既然孩子想吃,就再尝试尝试吧。于是到市场买了三块白豆干,回来后,豆干切成1.5毫米左右的薄片,也切了一些姜丝,决定抛弃以前的做法,自由发挥,随性而炒。首先小火热锅,下一点花生油,不需要多,能把锅底涂抹均匀即可,然后下一些姜丝,炒香,洒上食盐,放下豆干薄片,接着洒几滴味极鲜,浇一小勺红米酒,翻搅豆干,使食盐融化,酱油和酒水均匀,这样豆干才能入味,然后盖上锅盖,小火焖煎。在焖煎的过程中,姜香、豆干香随着红米酒的香味随风飘散,孩子顾不得做作业,寻香而来:“爸爸,煮什么,这么香啊?”“煮豆干啊。”“闻着味道,跟以前的豆干很不一样,让人食欲大动,好期待哦!”一分钟后,打开锅盖,翻动豆干,接着小伙焖煎,直至豆干的两面微焦,随后起锅,于是一盘热腾腾、香喷喷,金黄灿烂的豆干就上桌了。
候在一旁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着一片豆干往嘴里送,边吃边说:“真好吃,爸爸妈妈,你们快来尝一下”。于是,我和爱人也吃了起来,一咬豆干,韧中带脆,硬软适度,而且因为盐巴先下,又有酱油和红米酒慢慢渗透,豆干非常入味,香醉动人。看着一对母子吃得“爱不释筷”,我笑着说:“你们给这道菜起个名字吧!”儿子想都不想,脱口而出:“就叫'醉豆干'吧!”爱人点头称赞道:“贴切!”
于是,一道“自主研制”的美食——“焖煎醉豆干”问世了。哈哈!这成为我家的“招牌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