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一思诗文集十里春风
328.孙子兵法5|运筹帷幄+庙堂妙算

328.孙子兵法5|运筹帷幄+庙堂妙算

作者: 丁与卯摄影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21-11-14 05:30 被阅读0次

大家好,“丁与卯”如期相约。日更挑战第300天,原创千字文第328篇。

《孙子兵法》第一节“计篇”,孙子在最后一段重点论述了“庙算”决胜。

未战之前,君臣必先运筹于庙堂之上,比较敌我力量优劣,制定战争计划,以争取最后胜利

对于社会生活、市场竞争,搞好运筹帷幄的“庙算”,也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价值。

【原文】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释义】

在战争未发动以前,要先在庙堂之中运筹帷幄,进行周密地分析、比较、预测、谋划,重点是估算敌方和我方的优势与劣势。

如果我方优势条件居多,准备比较充分,夺取胜利的算数便大;如果我方所占优势较少,准备不够充分,则得胜的机会也就较少。

对敌我双方的形势估算预测、分析比较、筹划得越周密详实,就越可能取胜。如果这些工作做得不够,就会招致最终的失败。更何况,那些根本就不进行庙算的呢?

我们通过对双方取胜条件的分析与思考,就算没有经过实战,胜负已经显而易见了。

【解读】

庙算,无论是“计算”,还是“算计”,关键是“算”

行军打仗如此,社会生活也是如此。

01树立“先算后战”理念

“计篇”作为《孙子兵法》第一节,主要论述了研究和谋划战争的重要性,提出了研究和指导战争的基本依据和方法,在全书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庙算”作为第一节“计篇”的结语,揭示了孙子“审己量敌,料胜决策”的中心思想,无论是从整部兵法的结构分析入手,还是从内容的重要程度来看,都足以见得孙子的良苦用心。

先算,后计,再战,是用兵的基本原则

首先分析双方的优劣,然后拟定成熟的计谋,最后才能付诸战争实践。

社会生活中,做出任何一个决定,都可以参考这个步骤。

02重视“运筹帷幄”谋划

只有运筹帷幄之中,才能决胜千里之外

大家对这句话耳熟能详,既讲透了战场取胜的内在逻辑,也揭示了周密细致筹划、精打细算准备的重要性。

换一句话概括,要打有准备之仗。

在具体操作中,主要有4个关键点。

一是明晰双方优势和劣势

知道彼此的优长和短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二是预测所有可能变数

无论是时间、地点、人员等要素,还是方案、战法、保障等重点,或是各种意料之外的情况,要在估算准备期间务必“穷尽可能”。

三是做好应对策略预案

针对可能的“漏洞”,以及容易“冒泡”的环节,力求做出“万全”的应对预案,一旦有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处置。

四是注重搞好协同保障

战场形势千变万化,要求各个环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属于分内之事,主动协调,积极对接。

03基于“审己量敌”出击

通俗的话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根据敌方、我方的实力对比,综合主观、客观的现行条件,在干与不干之中作出决策

如果能干好,那就立即干,毫不犹豫。

如果不好干,但可以试试的话,那就尽可能克服困难去干。

如果没有什么可能了,就不要浪费无谓的时间、精力、财力和物力了。

假如有人能够明辨以上3种情形,那他就是一个睿智的人了。

这也印证了那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当然,后头还要补一句,要辩证看待“可行”与“不行”,实在“不行”别“强行”

欢迎关注@丁与卯(全网平台同名),体悟生活哲理,留存时代印记。感恩一路同行,拙作定期更新,欢迎互动交流!

齐帆齐8期写作营,打卡第8篇,字数1356,累计11208字。年度进阶营第241篇,累计414511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28.孙子兵法5|运筹帷幄+庙堂妙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kt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