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如下:
服虔既善《春秋》,将为注。欲参考同异,闻崔烈集门生讲传,遂匿姓名,为烈门人赁作食。每当至讲时,辄窃听户壁间。既知不能逾己,稍共诸生叙其短长。烈闻,不测何人。然素闻虔名,意疑之。明早往,及未寐,便呼:" 子慎!子慎!" 虔不觉惊应,遂相与友善。
服虔,字子慎,是一个虚心好学,为人低调的人。他之前对《春秋》很有研究,当他将要给《春秋》作注释。可是他还是想参考一下各家不同的意见,他听说崔烈正聚集学生传授《春秋》,自己也想听听崔烈的传授。服虔就这样隐匿自己的姓名,去给崔烈的学生当佣人做饭。每到崔烈准备要教学生的时候,服虔就躲到外墙边偷听。听了一段时间后,觉得崔烈的水平不如自己,他渐渐和崔烈的学生们谈论起崔烈讲《春秋》的优与劣。崔烈听说后,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又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他早就听说过服虔这个名字,内心怀疑此人应该就是服虔。第二天早晨,崔烈来到服虔住处,趁他还没醒,就喊道:" 子慎!子慎!" 服虔惊醒,不知不觉就答应了,从此两人就结为好友。
服虔家境贫寒,后来入太学学习,成绩优秀。通过这篇文章,不难看出,服虔的这种精神,难怪他能成为经学家。学无止境应该就是他的境界。他以前学习,是因为他要吸收新知识,在他已经比别人学的优秀时。他仍在学习,跟别人探讨,应该是觉得三人之行必有我师也。这更能体现他是个谦虚受教,力求完美的人。
在现代,有很多人,自己有点小成就,便开始骄傲自满,自以为是了。每个人自信一定要有,但千万不能自大,更不能自负,要不然只能止步不前。如果能像服虔和郑玄,静下心来,继续深造,后面的成就肯定会势不可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