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看到,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被收录在初中语文课本里面,颇有感触,史铁生在青年时期突然双腿瘫痪,这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可想而知打击有多大,而这篇文章,就是在他瘫痪以后,他的母亲为了鼓励他而作出的种种努力与支持。其实史铁生最负盛名的散文是《我与地坛》,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作品,是他在求生与求死之间痛苦挣扎的心路历程,这是一个健康人无法体会的痛苦,这些作品,与时代无关,与现实无关,只与史铁生自己有关。
一个作家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忠实的记录社会或者社会末端,类似于记录时代最阴暗的一面,所有世界上伟大的作家,莫出于此,跟作品的题材无关,无论是小说,戏剧,诗歌,批判的意义在于改良,而不是单纯的批判,要读懂作家作品背后的隐喻或者暗示,并不是每个读者都可以体会的,无论是北岛,海子,阎连科,莫言,余华,王安忆,张贤亮,迟子建,有的作品可能看起来毫无才气,或者文字根本谈不上娓娓道来,尤其是余华,他的文字平实而淡然,但是讲述的故事,却往往让人震惊他对社会本质深刻的穿透力,直入骨髓。
倒不是说史铁生没有好作品,他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也是非常平实的对陕北插队的真实的记述,堪称翔实,但是很难看到他的批判的一面,你也不能说是狭隘,毕竟史铁生在瘫痪之前没有想着要把小说创作作为职业,命运之造化,可见一斑。
每一个人的经历不一样,学识不一样,对社会的认识差异非常大,南辕北辙的例子现实中比比皆是,被拍成电影的余华的作品《活着》,故事是时代烙印的一个反应,我倒觉得张艺谋的这部电影可能是他最具有水平的电影,没有之一,对于人物的刻画用动作和身体语言表现出来,简直就是导演对原著的最大的尊重。
再说张贤亮,他的《肖尔布拉克》,从一个长途司机的角度来表述时代的烙印,娓娓道来而不失潜移默化的思想表达,把情感和爱情,以及时代感赋予了更多的色彩,有才气的作家多的是,华丽的辞藻堆砌,绝不是激扬文字的小市民,尽管他后期长期在宁夏生活,并且亲手打造了西部影视城,也成为宁夏最具风情的旅游景点,连周星驰这种鬼才都跑到那里去拍《大话西游》,看来上帝赋予文字创作才华的时候,还赋予他打造文化影视城的才气,这可能也不是张贤亮的初衷吧,毕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影视作品的发展也大大的超出了中国人的预料。
刻骨铭心的往往不是事件或者小说本身,人是感情动物,又是社会动物,赋予人社会属性的往往是责任和义务,能担当的当然是皆大欢喜,被批臭的可能永世不得翻身,但是作家往往在死后可能人们才发现作品的价值,这是社会属性的产物,跟现实无关。
感情最细腻的可能是迟子建,我觉得她刻画那种女人内心的,或者那个年代的爱情,让人黯然落泪,《一坛猪油》,那个作品,简直是把中国人那种乡土气息的文章,以及人性本善的那种感觉,笔触的完美表达,能把泪珠滴到书上的感觉,迟子建会让人找到。
至于海子和北岛,诗歌里面的精品,最早吹响号角的八十年代青年的对社会的认知,堪称是时代的骄傲,汉字历来博大精深,女文艺青年们最爱读的当然是才情,这需要华丽的辞藻去堆砌,并且加以修饰,尤其是指导女文青们去西藏,去香格里拉,去丽江,那种开着路虎和背着一个双肩包的游客的历程,完全是不一样的,世界那么大,我也想去看看,对于社会的认知,只靠电视和报纸,也许会误入歧途,中国的文艺青年太多了,但是,当前可能是纸媒最没落的年代,但是是自媒体最兴旺的年代,不需要去书店或者图书馆,就可以看到你想看的东西,我们得感谢时代,但我更珍惜能够批评的时代,那才是阳光的时代。
兰州陶明东写于2019年9月30日凌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