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预支两百万尽孝的姑娘登上了新闻头条。 因为父母年纪大了,她怕来不及尽孝。希望大学毕业之际,可以凭借着自己的这份孝心,和将来的努力来预支两百万来尽孝。为父母买一间大房子,办理养老保险等等。
作为子女为父母尽孝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而引起热议的焦点却是因为“预支”这两个字。试想一下,哪位成功人士愿意冒如此大的风险给你预支,就算你非常非常有能力来偿还,这毕竟不能排除其他的任何可发生的因素,这是风险十分大的事情。再者,一旦你成功了,有人为你预支了这笔钱,那么是不是会有更多人来效仿这样的行为。越来越多人,年轻人,会以各种理由来向社会预支。到时候这要怎么办呢?
父母老了,那是父母把你省下来晚了,这是父母的选择。我们应该接受。尽孝心应该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办事,而不是通过向任何人的预支。最近看了《滚蛋吧!肿瘤君!》很伤心,很难过。在熊顿心里应该会觉得,没有什么能让孩子陪在身边更加好的了吧。如果二百万换取了你的自由和空余时间。你可能还要牺牲自己的健康来偿还那预支的二百万,父母该会有多痛心呢。大房子有固然是好的,但没有自然不能强求。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物质生活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度。但真正的幸福和物质生活恐怕不是城正比的关系吧。为什么曾经有那么多故事说到百万富翁羡慕贫民和睦的生活。帝皇的家族羡慕平民自由和乐的生活。心中爱着父母,父母爱着子女这才是最最重要的。
还有,刚才说到了熊顿的故事,我在电影院里看这电影的时候,哭的不能自已,毕竟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奇迹依然只能在狗血电视剧里发生。熊顿最后还是没有战胜病魔,走了。看看熊爸的微博,看看网上的相关帖子。无不充满着悲伤与难过,尽管熊顿很乐观,尽管她的书真的很正能量。病魔夺走了她的一切,她父母的依靠。留下的只有对她的无尽思念,每个人都要善待自己,让自己过好,这样才对得起我们身边的父母,朋友以及关心自己的人。
在每个人有限的生命中,我们应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见自己喜欢的人。让一切都来得及的情况下,让美好发生。就算是不成功,不管事业还是爱情,至少我们做过,也不用后悔了。喜欢的人不喜欢我还可以找下一个,为什么非要吊死在一棵树上?(本人心态如此,非常多年,常年喜欢一个人)不要给自己的生活留下遗憾吧。
所有的困难都不是苦难,只要努力克服,终将完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