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上,发生这么一件事情,我刚解决完群里的一个问题,另外一个同事来找我说另外一件事情,虽然我眼睛看到了消息内容,但我脑子里就着上一个问题回答了这件事情。恰好两件事都有相同的关键词。
回复完再看了 2 秒,反应过来赶紧撤回。
这就是一种注意力残留现象。
注意力残留:是指从 A 任务切换回 B 任务的时候,注意力还停留在 A 任务上。即便你已经完成了 A 任务,就是还没能瞬间转移,仍有一段时间注意力还残留在上面。
常见的还比如说,考试解题时,碰到一道难题,百思不得其解,要跳过,但在解答其他题目的时候,还是会想到这道难题。
还比如说,在开始上班的时候,打开电脑,但精神还有点呆滞,恍恍惚惚,半小时之后才慢慢进入工作状态。
而下班之后,心里还操心着好像还有个任务没完成,某个工作怎么怎么样的。
这些状况都是大脑在不同事项中来回切换徘徊的状态,也就是“注意力残留”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往往无法高效完成事情,也比较耗费能量,同时还可能会干扰你的休息,达不到真正休息的目的。
想象一下,你脑海中有只蹦跶的猴子,在不同树桩之间不停地跳跃,可见还是蛮累的。
那如何避免或减少这种“注意力”残留的状态呢?
最好的方式,是创造仪式感,降低大脑的“徘徊”。
仪式感,就是让这一天跟其他日子不同,让这件事跟其他事情不同,让这一刻跟其他时刻不同,让这一状态跟其他状态不同。
有分清界线的特点,告诉自己,要进入下一个状态、要切入下一件事情了,要重新开始。
像以前上课之前,老师走进来,班长喊起立,我们就起立给老师鞠躬,并喊出“老师好”。然后老师让同学们坐下,这个课就开始了。
这种仪式感,就像是一个按钮,按下去,就切换进入到另外一种模式,并且能快速进入到某种状态当中。
所以我们可以在某些事情上,设置一些“开工仪式”“收工仪式”,就能帮助自己快速进入某种状态或者结束某种状态。
比如开始工作、结束工作、开始阅读、开始写作、开始陪伴家人……
这样一来,就能做到工作生活“和平相处”,互不干扰。
那有什么样的“开工仪式”呢?
比如说拉开窗帘、给自己泡一壶茶或一杯咖啡、把手机静音或关闭网络、打开一个番茄闹钟、上完厕所、整理好日程安排、写下脑海中的声音……
那有什么样的“收工仪式”呢?
比如说完成复盘、保存好文件、整理好桌面、清读完邮箱和工作消息、打个卡、深呼吸……
我自己上班前就固定给自己泡杯茶,下班后就把工位复原,椅子推好,这算是很固定的一个习惯了。其他的仪式还在逐渐形成中,也在挖掘更多有趣的仪式感。
让工作归工作,生活归生活,苟且之外,也要诗和远方。
祝:用仪式感阻断注意力残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