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什么?
春夏秋冬之间还有一个季,叫“长夏”
三付分为头付,中付,末伏
头伏:7月17到7月26
中伏:7月27到8月15
末伏:8月16到8月25
我们的冬病夏治最好的季节就是在这三伏里

食疗
三伏天湿气极盛,湿性重浊、粘滞,易与热结,湿热交蒸,湿扼热伏,使得汗液难以蒸发、排泄。
湿邪最易伤脾,常使人四肢发软、胸闷、食欲不振。且湿热下注,可致肠炎、痢疾等疾病。
因此这时饮食要格外注意,以清淡为主,有营养、易消化、忌生冷油腻。
清热祛湿的食品。
清热祛湿的食品有冬瓜、黄瓜、苦瓜、山药、芹菜等。黄瓜生吃最好,苦瓜是体热者最好的选择,炒冬瓜籽可以祛湿,把西瓜皮洗净炒菜吃也可以清热。薏米红豆可达到良好的祛湿效果,其实鲫鱼汤也是祛湿佳选。
多食豆类及豆制品。
代医学著作《朱氏集验方》载有“三豆汤”之方,即绿豆、赤小豆和黑豆。绿豆、赤小豆清热解暑、利湿,黑豆健脾补肾。“三豆汤”取三种豆类各20克,洗净浸泡1小时后,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滚后转小火慢煮1小时,豆子开花后也可放入适量的冰糖(若添加,继续煮5分钟即可),可以一周喝两次。

避免不良情绪的干扰
火热为夏,内应于心,心主血、藏神。七情过及皆可伤心,致使心神不宁。中医讲究静心养性,燥宜清之,有好的精神寄托、提高涵养、尽量保持乐观平和的情绪可以在食物、药物之外帮助人们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

三伏天瑜伽的体式建议:
站立的瑜伽体式
战士一式、战士二式、幻椅式 倒箭式
早上晚上练习清理经络呼吸法、成功式呼吸法、蜂鸣式等呼吸控制法

早上练习收腹收术法、火的扩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