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占人体重的70%,人的皮囊简直是一只盛水的容器。每副皮囊里盛的水味道又不同,有的香甜,有的酸涩,有的二者兼有。
我呢?自己摸着渐起的啤酒肚,真正是一副标准的中年皮囊了,甚至能看到分和秒在我额头上划出一道道不染血色的裂痕。
01.
我晃着脑袋四处张望,发现到处都有它们的影子,时钟和腕表自然不必说,它们本就是干这活计的。可继续看,座机、手机、电视、报刊杂志,甚至连计算器上都能瞥到它们的身影,它们活泼得怕人,一刻不停地悦动着。
一则记事提醒从手机里蹦了出来,怎么,六月了吗?这可是一半的年景啊!脑子里似乎有一个小人儿在抗议。不过,另一个声音又冒了出来:怎么还未到十月啊!另一个小人儿也在抗议。两个小人吵得我焦躁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02.
思来想去,终究还是镇压了那抱怨时间太慢的小人儿,从个人利害得失角度考虑也要这样选,那家伙简直是在咒我早盖棺材板么!
我的世界里,生活就像落地钟的钟摆,会在固定的时刻到达固定的位置。远离的故土和扎根的新居,永远是钟摆划出的最长的弧线。
到了十月,或及年终,确能与双亲小儿匆匆聚上几日,甚至连这老屋也熬成了老友,见了面便舍不得离开,可以连着几日赖在它的怀里。窗外的世界再喧嚣,此刻都安静了下来。
因连续数日不染风尘,来时携带的很多衣物变得没有必要。往往等不及把行李箱折腾见底,又要开始想尽办法往里塞东西,结果压在最下的衣物连气都来不及喘又得随我赶回去。没办法啊,生计唤着我走。
去年逢节省亲,忽地感觉小儿长高了不少。看他踉踉跄跄地在我身边绕着圈子,嘴里吚吚哑哑地冒着婴语,我脑海中竟还留着他在襁褓中熟睡的映像,日子过得这般快吗?再过些时候,说不定下次见面,就抱不动这小子了吧。我蹲下来,拦住这精力旺盛的小家伙,他便咯咯笑着扑进我的怀里,用发光的大脑门和我顶牛。
我在远方回味着相聚的味道。恍惚间听闻脚步声声,几分轻盈,几分沉重。
03.
孩子平日里都跟着爷爷奶奶,我这货真价实的父亲反而成了一年只回来几天的住客。
父母带孩子很用心,一日多餐要如何搭配,几时要喝奶,几时需要解手,哪天要理发洗澡,都明了于心。我看了不禁为自己的将来担心,这样的日子越久,我对自己“父亲”这个头衔愈发心虚起来。
怀疑我是个假爸爸的可不仅仅是我。
上次到家的第一天,坐了三十几个小时火车的我疲惫不堪,看到宝贝正趴在地上玩耍,一半的疲倦便先退去了。我幻想着孩子奶声奶气地喊着“怕怕”奔向自己的场面,可小家伙却噔噔噔小跑到爷爷身后,探出头,瞪着两只黑亮的大眼睛打量着这个风尘仆仆的大人。任凭我如何唤,就是不挪地方。
我无奈,只剩干笑,能感到眼眶的湿润。想想却不奇怪,离上次见面已经过了大半年,中间又极少联络,恐怕我的影像在这小家伙的脑子里早已淡化了。我干脆就地盘坐在孩子面前,伸展双臂,示意要抱抱他。
我的父亲也让出身子,鼓励着宝贝孙子朝我走过去。也许出于孩子喜欢抱抱的本能,也许源于体内骨血的召唤,宝贝终于还是迈开小脚,挪着步子,试探着,走近这个似曾相识的大人。
04.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难道彼此间只有目送吗?
襁褓里的幼儿,需寻着母亲的气息才肯安然入眠,两片红扑扑的嘴唇吮着空气,在睡梦里喝足了奶水,小脸浮出一抹浅笑;蹒跚学步的他们会踉跄着,张开小手,迎向父母的怀抱,跌倒了,很快又笑着爬起来,正对上父母鼓励的目光。
彼时的父女母子,自然不会渐行渐远。为人父母选择了为孩子遮风挡雨,选择了与孩子相依随行。如此亲切美好的时光,怎能甘心就此远离呢?
孩子,待你再长大些——可以稳稳地走很远很远的路,可以在历经失败后依然有追逐成功的勇气——到了那时候,我会像爷爷一样为你让出路,鼓励你朝前走。
我会在远方,听你欢笑,看你成长。
与君成悦写作新生班第二期
齐悦梦想社群第3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