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102166/05af66400ef7911e.jpg)
年关将近,却没有过年的企盼。看着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与比往日还多好几倍的拥堵车辆,丝毫没有喜悦之色。
大家都说现在的年越过越没意思。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过年与平常没两样,只要你愿意,端午吃月饼,中秋吃粽子都行。
大蓬蔬菜,也四季皆有,只要你愿意,天天都可以当做过年,当然,只要你愿意,过年你也可以把它当成平常日。
记得小时候,过年盼新衣,过年盼吃肉,过年盼压岁钱。可惜那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在孩子们身上也看不到,我们儿吋的情景和记忆。
那时候的年,应该是从“吃刨汤”开始吧。
吃刨汤在我们老家也叫做是吃杀猪饭,就是家家户户杀年猪的那天,都会请亲朋好友吃饭。
饭后,主人还会送上一两块肉给客人带走。于是年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就拉开了帷幕。
吃了刨汤之后,大家就开始做腊肉,做香肠。尤其是腊月那几天,家家户户的屋前屋后,阳台上都挂满了熏制好的香肠,腊肉,猪心舌等,老远就能闻到香味。馋得让人流口水。
接着,大人们就张罗着大扫除,冼床单,被套,窗帘等。每到这一天,我们这些小孩,在大人的带领下,明明什么都不会做,也跟着瞎忙,我们这里叫扫阳尘。
大年三十吃年饭,桌上基本上都是平时想吃却吃不上的东西,母亲还在厨房里忙碌,我们几兄妹就开始偷吃了。
从炸的到卤的,从炒的到炖的,可谓是应有尽有,往往是还未等到桌子的菜上齐了,肚子就已经有七、八成饱了。
全家人边吃年夜饭,边看春晚,这也是儿时最快乐的记忆之一。
记忆之二,父母在那天总会告诉我们,不可以倒垃圾,倒垃圾意味着把财倒出去了。
记忆之三,要说吉利话,避免争吵,长辈不能打骂小孩,那怕孩子犯了错都不能责罚。
最喜欢的还是大年三十晚上放爆竹,虽然大人告诉我们要十二点整,放最好。
可小伙伴们那里有这个耐心。天一黑就迫不急待的拿出家里的爆竹,稀稀拉拉的放起来。
而我们只要一听到外面的爆竹声,就如坐针毡,赶紧跑出去看热闹,恨不得把自已的那些宝贝爆竹拿出来放。
这时侯,父亲总是逗我们说,别人放,我们就不放,等别人家不放了,我们再放才有意义。
于是,就只好暂时按捺住放爆竹的兴致,一直等到外面瞬间安静时,赶紧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烟花爆竹先放一小轮。
看着小伙伴们羡慕的眼神,才觉得父亲的话简直对极了。
终于熬到十二点整了,此刻的外面顿时沸腾起来,烟花爆竹声震耳欲聋,整个城市都淹没在五彩缤纷的烟雾中,空气中流动着浓浓的硫磺味和年味。
可仅仅一小时有余,外面又恢复了寂静,这个时侯就只能听父母的话,乖乖的去唾觉。
大年初一睡到自然醒,刚睁开眼就能看到母亲早己准备好的新衣服放在枕边,满心欢喜的穿上新衣服。
早餐一般都是爸妈一早起来就包好的汤圆,幸运话,还能吃到包在汤圆里的硬币,通常这个时侯爸妈就会打趣到,谁能吃到硬币就是今年运气最好的人。
初一,吃过早饭后,三五成群的小孩在大人的带领下不是逛街,就是逛庙会去大佛寺烧香,拜佛,大人们最喜欢做你事就是抽筌,看一年的运气如何。
而我们喜欢的却是庙会里那些好吃好玩的事情,比如吃凉粉,烧烤,小糍粑,打汽球,套圈,看玩杂耍,运气好还能看到舞龙,舞狮等。
那时的感觉,就像是个富翁一样,穿着新衣裳,花着兜里的压岁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即便犯错,都不会挨骂幸福得不要不要的。
而今,年依旧是年,可已经不再是小时侯的年了,开心,快乐!已成为儿时最美好的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