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电话里和Nad讨论完房屋贷款、短租公司、储藏室等诸多麻烦事之后,我打个了哈欠。
“无聊了吧?”Nad问我。
“还行。”
“你有没有觉得,自从咱俩结婚后,就开始花越来越多时间讨论这些生活琐事了?”
“嗯,好像很久没时间闲聊了耶,像刚开始约会那样。”我思忖着。
“那天我给我姐打电话,她说,那你以为结婚是怎么样的呢,婚姻可不就是两人一起解决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好。”
“那天我见一个朋友,他是单身,他说他也认识些云游四方的酷女孩,可是她们总给他一种‘拒绝进入生活’的感觉。他三十岁了,想找个价值观相似的姑娘。既能聊诗和远方,更要有烟火气。我听的时候愣了一下,似乎‘拒绝进入生活’这六个字,是我近来听过最妙的说法。”
“嗯,很妙,有点智慧。到底什么是进入生活呢?”Nad也思忖着。
“我想呢,你看我们二十出头的时候,每天都在干不靠谱的事,恨不得赚的钱都用来玩儿。我们仗着年轻,把生活的烦恼抛之脑后。什么买房、投资、生育、养老,这些词俗得要死,我们哪有空去管。但是我们究竟是从那一刻开始,对这些事在意了呢?就像我们刚才在电话里,我们花几个小时,皱着眉头去讨论这些让人烦恼的问题。可是事情的根源,是我们引起了这些问题,我们大可不买房,也不理财,今年活今年,明年再说。我们究竟还是选择进入生活了,我们在电话里讨论最多的,是露台的地板到底铺什么颜色。”我说。
Nad想了一会儿,我们俩都想了一会儿。
“至于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进入生活呢?也许大可不必,也许有些人这辈子都可以绕开活着。但究竟,我们还是选择进入了,并且是我们俩个一起跳进来的。这个兔子洞充满诱惑,但是我们别忘了,我们要随时提醒对方这是个兔子洞,提高警惕,不想玩的时候,知道出口在哪里。”我边说,又边觉得自己在胡说。
挂下电话之后我想,到底谁能坚持不进入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