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叫我姜
听书,让我得到了什么?任何事都是有个蓄积的过程:学习、写作如是,听书亦然。
一、听书让我的认知实现了更新和迭代
刚刚听到村上春树这个名字:“噢噢,听名字该是个日本人,什么一个作家,好吧。我对日本人不感兴趣,何况是个作家,对不起,别说是日本作家的作品,即便是国产甚或是名著我都很少涉猎好么?”
一年前,我曾对自己能这样大言不惭,不以为耻,谜之自信的说出如上这些话,竟然一点都不脸红感到残愧。
都说无知者根本不自知,我就是其中的代表了。
且不说,村上的高产流行小说、且不说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跑步自律。单是这两天听到的“中读”里对于他作品中涉及到的那些关于音乐方面的解读,我就被这个作家吸粉了。
还记得绿野曾经说过,写作要想长长久久、一定要有自己的特殊性。这个特殊就是一定要在写作中加点什么,即“写作+XX”。
其中的这个xx,可以是你自己的最最擅长和拿手的东西,这也就是你有别于别人的特色。
当时对于此话还不知甚解,至此听到关于村上的作品解读时才彻底醒悟,原来如此。
村上春树的作品里,融入进大量的戏剧和爵士乐内容,这一点与他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他大学主修的是戏剧专业,曾一度对爵士乐痴迷。
听书,让我得到了什么?二、听书让我知道我原来有很多的不知道
曾经为数不多的写作经验,曾经得到的少许赞赏,曾让自己有些许的膨胀和满足。
直到绿野带我走近了书籍,以及她给分享的众多关于读书的技巧,我才慢慢感知到,我面前的那扇门从缝里透进了亮光。
都说认知有四个层次: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开始空杯心态,准备丰富自己的认知。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情的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不知道自己知道——永远保持空杯心态,认知的最高境界。
而我才刚刚步入第二层, 2018年的年度总结出来。我通过听书才读到了58本书,加上自己线下读到的电子或纸质书籍,总数也不过70来本。仅仅读书之路,就任重且道远。关于主题阅读我做的更是微不足道。
未来可期,唯愿我永远保持空杯状态。
听书,让我得到了什么?三、听书让我思考
从接触听书以来,我接触过的读书平台也有几个:有书、喜马拉雅、微信读书、樊登读书、中读、365听书。
相较于喜马拉雅、微信读书、365听书这些照本宣科的读书软件,我有时更喜欢如下的听书APP。
樊登读书:读书点亮生活
中读:让阅读更高品质
有书:你有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了。
可以说每个读书平台都有自己的特色。相对于自己,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原因吧,我每天习惯于开车点开有书app,习惯了他们那种每本书拆分10个主题点的思路。听书稿的切入和论述方式,以及不时捕捉到的金句,对于自己的写作算是有所启发。
通过各听书软件的来回切换和对比,时间长了,让我学会了思考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本书。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000个读者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
诚如鲁迅先生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这样的思考,让我的思维从被动到主动更加的开阔。换做是我对于此书又该如何的解读?别人的切入点我又该在以后的读书和写作中,如何的借鉴?
感恩遇见听书!一年了,外在看来我还是那个我,但我又分明感知地到——我早已不再是从前的那个我。
此文首发个人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