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们应该让我们壮丽、光荣的恐龙……被火山终结。非常遗憾,我们改变了自然进程,这将是一次改正的机会。
——你这是在暗示万能的神借此机会要亲自终结它们吗?
参议员,在天择的情况下,上帝不是……万能的。我的意思是:在上个世纪,我们积累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技术,而且我们一直证明我们自己无法处理这种能力:80年代,谁能预测核爆扩散?但它还是发生了!现在,我们拥有了基因改造技术,所以……需要多长时间就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而且,它能够做什么……它不会因为恐龙的灭绝而停下来。
——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人为的灾难学说。
——什么样的改变?
变化就像死亡。除非你站在大门口,否则你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
01
恐龙是应该与其他濒危动物一样受到相同的保护,还是任由它们就此死去?
《侏罗纪世界》与《侏罗纪公园》这个系列电影,其实是用轻松的方式来诠释了一个冷酷的内核,巨妖觉得可以用“基因技术的冰冷童话”来概括电影主题。
有些人看完本片感到非常不适,批判这部片“价值观不正”,有美国“白左倾向”,因为剧中小女孩放走即将要在“毒气室”里嗝屁的一众恐龙的举动,无疑威胁到了全人类的安全。
其实美国电影跟中国电影不同,不需要直接将“伟光正”的宣传语直接通过主角的嘴巴喊出来,所以男女主角的行为不一定能代表主创团队的价值观。
与其相比,影片开头与结束的那个在参议院听证会上发言的博士,才更能代表本片的中心思想。
再者说,按下按钮的也不是女主角,而是那个小女孩。
别忘了,小女孩也是克隆人,是洛克伍德爵士为了还原那在车祸中不幸离世的女儿而利用科技搞的一出“回魂大法”。
这也是爵士跟共同研究者哈蒙德分道扬镳的原因。
这段对话在回听时简直汗毛倒竖:因为古堡里所有人都知道小姑娘的身世,除了她自己。
“可是我抚养了她,我照顾过……她们母女。”
“但我知道她的价值。”
反派坏叔叔为什么要留小女孩活口?因为她既有科研价值,又有经济价值啊,就跟那些恐龙一样。
而小女孩的母亲其实不是她寻常生殖意义上的“母亲”,而是她这个克隆人的“母体”——假如你一直以为你是正常人,直到有一天你明白你与“他们”并不是同类,是他们的私欲创造出了你,你会作何反应?
俗话说“同类相惜”,人类袒护人类,克隆人袒护克隆动物,主动为克隆动物放开一条生路,难道不是合乎情理的一件事么?
大概小女孩在听到反派对她说出她的“身世之谜”时,立场就有了转变,只是没有很明显地表现出来。
不排除这是因为小女孩对于人类这种“异类”怀有戒备之心,所以她不会和盘托出心底的“小九九”。
有人调侃小女孩才是“最终大Boss”不是毫无道理想想吧……她本身就在一个满是恐龙标本的封闭古堡中长大,接触过的人类本就屈指可数,恐龙对她来说就是一个个不会动的“玩伴”。如今见着真的了,除去对于那只食肉迅猛龙的恐惧,她的情感天平实际上还是偏向恐龙的。
加上爷爷(其实是父亲)去世,老仆人又离开,这古堡里唯一能引发她情感共鸣的就是活生生的恐龙“朋友”了。
朋友有难,焉能不救?
I had to, they have life, like me.(我不得不这么做,因为它们都有生命,跟我一样。)
于是她代替女主按下了那个按钮,毁灭人类的step 1,完成!
不少人从小女孩的眼神中捕捉到一些“意味深长”,巨妖猜测小女孩这条线应该在2021年上映的《侏罗纪世界3》中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当人类威胁到她的生命时,她会不会像方才拯救恐龙一样,拯救自己,甚至不惜与人类为敌?
我们拭目以待。
恐龙的命是保住了,接下来又是一道伦理选择题:
为了几只恐龙的生命,值得让附近镇上那些无辜居民们献出生命么?
当然不应该,大多数人都会这么选吧,因为我们相信人类就是万物之灵,人的生命是比其他物种的生命都要宝贵的存在——即使全世界都濒临毁灭,也该牺牲其他所有物种来保存人类的“种”延续下去,不是么?
这是很多人批评本片“圣母心”的前提。
不过凭借这区区几十只恐龙也的确无法造成全人类的毁灭,但死伤在所难免——因为恐龙并没有经过变异,还是6500万年前进化树上的那个样子,常理来说它们逃离了“保护区”也是无法适应现在地球上的环境和气候的。
而那只唯一经过“基因融合”的暴虐迅猛龙也被插死在古堡的恐龙模型上了,所以你看,“战争机器”也不是毫无弱点嘛,被锐器刺穿了身体也并不能满血复活。
所以一是有地球军队的枪炮伺候,二是它们对食物和环境的“不适应症”,让恐龙在逃出后不可能完好存活(如果人类有决心消灭它们的话)。
所以片中描绘的人类与恐龙“共存”的图景也只不过是一种童话般的结局,若非如此,“侏罗纪”系列要如何延续下去?
02
其实这种“人类中心论”就同几千年前的“地心说”一样原始而古老——
地球之外有“九层天”,除此之外空无一物,而地球则静止地屹立在宇宙中心;人类之外,也有许多种动物,但它们的死活与我们无关,就算有关也要保证“人类第一性”原则。
因为它们都要围绕“人类”这个基本中心服务,是好是坏,是善是恶都要由人类来判定。
这种观点当然称不上真理,只是人类出于“自我保护意识”而被默认的一项价值观罢了。
其实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环保题材电影都不是基于“人类中心论”而拍摄的:即在电影中,人类的生命被放到了一个与万物平等的地位来看待。
没有哪个物种的生命比另一种更高贵,所以不应凭A方单方面的“判定”来决定B方是否有活下去的权利。
虽然这很理想主义,但简单将所有与你不同的价值观都斥为“异端”,实在算不上什么高尚的行为;而且这一部以“恐龙”为主角的电影,首要关注的肯定是恐龙吧,谁要买了票进去看一堆人啊?况且,看一堆人屠杀恐龙你很开心么?
观影过程中最令人难忘的,大概就是男女主驾驶着卡车冲上将要离港的“诺亚方舟”后,回望纳布拉尔岛时,看到矗立在岸边的一只腕龙在一片火海中发出的悲鸣与挣扎的情景。
看着船只逐渐远去,那只被硫磺与烟尘吞没的腕龙心里想的一定是:救救我吧,我也有“求生欲”,为什么不带上我?
人类都爱宣传众生平等,可当灾难来临,为何你人类独活?
既然你们创造了我,为何到头来却又残忍抛弃了我?
创造时随心所欲,放弃时撇清责任,这是否算是“造物者”的不负责任?
如果不知道有同类得救倒也能安心赴死,最残忍的是眼睁睁看着同类得救,自己却被落下的心情。
当年被“诺亚方舟”抛下的动物和人类,在弥留之际一定也会这么想吧。
人类根据稀有程度与经济价值挑选能够生存下来的恐龙种类,是否也无意间模仿了“上帝之手”根据道德水平挑选“幸存者”的举动?这样的“优胜劣汰”是否公平?人类作为顶级“智慧生物”挥舞在手上的权杖,是否已超越了上帝?
03
其实,基因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才是本系列影片一直想要探讨的主题。
科技所引发的一系列恶果最早见于西方的经典作品中,自从1996年人类制造出第一只“克隆羊”多莉之后就愈演愈烈:
许多人站出来反对发展基因和克隆技术,因为在西方人看来,这是“利用科技替代上帝”的举动,是对上帝权威的冒犯,会遭天谴的。
具体怎么遭天谴法?《圣经》和希腊神话里有详细记载:
1、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因为他们偷食了“智慧树”(善恶树)上的禁果,从此知晓了善恶,明辨了羞耻,但也失去了光屁股孩童的赤子之心。
2、上帝见索多玛与蛾摩拉这两座城人们陷于奸淫之乐(尤其是同性)里,于是下令毁灭这两城,但命2个天使救出城中的纯洁之人,于是罗德一家4口被引领着离开索多玛。临行前嘱咐他们莫回头,但罗德之妻还是忍不住好奇回望了一眼陷入硫磺和火的故居,于是瞬间变为一根盐柱。
3、普罗米修斯盗取了“天火”,将光明带到了人间,却被宙斯绑在高加索山上,内脏被老鹰和秃鹫啄食,白天重新长出来,到了晚上复又被鹰鹫啄食,苦不堪言;这就是将智慧(钻木取火之术)传与人间的下场。
4、人类修筑“通天塔”,想要防止下一次毁灭世界的“大洪水”,然而上帝觉得人类这样做触犯了他的“权威”,于是来到人间,将原本说着同一种语言的我们分裂开来。我们因为语言不通而无法正常交流,甚至产生了误解,巴比伦的通天塔才不得不半途而废。
结合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上帝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反智主义者”:
与其希望人民获得智慧后安居乐业,不如是说他希望人民无条件“服从”和“相信”他,才能得到他由衷地祝福;若非如此,他会从天上降下诸如洪水、核爆、战争等大灾难毁灭人类。
这才是西方人畏惧“上帝”的根源,因为科技在他们眼中,是万恶之源,是一种可能招致毁灭的工具,更是一把需要仔细考量如何谨慎使用的“双刃剑”。
因为稍有不慎,人类就很有可能“自取灭亡”。
本片正是这种设想的真实写照,所以西方人在掌握了全世界最前沿的科技时,心里也在担惊受怕。
与其说上帝独断专横,不如说上帝将这些科技与智慧紧紧攥在手中时,就已经预料到这些“机密”如果旁落到人类手中,人类肯定会因为自己的欲望而滥用这样的科技,从而导致更大的灾难——
上帝预见了人类的软弱与无能,人类没有驾驭这些科技的能力。
结合电影来看,西方世界的担忧与反思借助“博士”之口说了出来。
也许东方人不会有如此强烈的恐惧感,但对于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来说,基因技术从发现至今,就一直是一支随时可能迎头劈将下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他们害怕上帝的“神权”,害怕人类的行为越界所带来的“天谴”,所以片中才多次出现了“上帝”一词:
而片中小女孩放走恐龙,导致未来人类不得不与恐龙“共存”的情况,实际上正是人类的欲望得不到控制,从而威胁人类自身的表现。
也许你会说:这都怪恐龙太凶残,关人类什么事?我来告诉你,人类不受控制的欲望主要表以下五点:
1、博士和好基友为了个人乐趣而克隆恐龙;
2、博士为了个人情感而克隆死去的女儿,不惜与昔日伙伴闹掰;
3、反派为了金钱非法绑架并拍卖濒危物种;
4、反派为了垄断生意,私自研制战争机器且谋杀了爵士;
5、克隆人(小女孩)为了保护同类而放走恐龙。
由此可知,影片中一切可怕的后果都是源于人类本身的欲望,一切作死都逃不开人类这个“始作俑者”。
不能正确掌握高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后果,与“上帝”的隐忧不谋而合。或者说,本片就是为了隐喻“人类试图扮演上帝,最后难免翻车”这个观点而拍出来警世的作品。
04
关于女主是否是“白莲花”的争议,集中在她被关在地下室中,与反派激辩的那段戏里。那么问题就来了,反派的话语可谓一针见血:
圈养恐龙对外售票,与直接贩卖恐龙,是否有本质上的区别?
在《侏罗纪世界1》中,女主在公园里处于统治地位,她穿着质地优良凸显身材的高级定制套装,还有那双质量颇好的高跟鞋,对其他员工(包括男主)一副颐指气使的样子,的确是挺令人感到不太舒服。
她能够对所有人颐指气使,来自于她对自己身份地位的笃定。
她对公园安保系数没来由的“蜜汁信任”,也为暴虐霸王龙逃出保护区,对园内其他草食性恐龙展开无差别屠杀埋下了伏笔。
我们不能因为女主在这部片里显得”平民化“了,就忘了她曾经作为“既得利益者”时那幅志得意满的嘴脸。
自从“孤岛”陷落,马斯拉尼公司已经为支付了超过8亿美元的巨款,为安抚受害者家属们。
冷静下来想想,其实女主的所做所为其实是一种“吃鸡不看鸡”的间接性助纣为虐,也类似我国古代梁惠王因为看到祭祀前牛可怜兮兮的眼神,而命令下人把牛换成羊的“假仁假义”。
“眼不见即为仁”,同样的逻辑,女主曾经认为她没有亲手买卖恐龙,就不算犯罪,就不是坏人。
如果不是以男主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在养育恐龙的过程中研究恐龙的生活习性,从“动物保护”的角度进行圈养,其实“侏罗纪公园”跟现在人们普遍反对的“动物杂耍”和“笼养动物园”并没有太大差别。
狮子本来是在草原上奔驰的,老虎本来是在森林中称王的,鸟类本来是在天上飞的,你们用铁笼和巨网强行将它们圈禁起来,为了人类的观赏与娱乐褪去了它们天生的野性,这里的正确性又有几分?
影片对克隆技术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了预测,给出了目前看起来比较悲观的答案——
卖恐龙票和直接卖恐龙,好像都是一丘之貉。
Sometimes life finds a way, sometimes not.
有人说耐心等完9分钟的字幕,最后会有这么一句话,反正巨妖耐心不足,没有等到。
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
“你可以去克隆,可以去使用高科技,但结果是我们大家都不可能预测的。有时候生命可以找到一条出路,有时候不能;究竟能不能,要看我们人类自己的运气。”
05
如果你有耐心,Bright Side(光明面)的一些东西巨妖也想讨论一下。
尊重自然(规律)就代表人类不应该去挑战自然了吗?人类只要接受群众的反对意见,在科技上裹足不前就可以遏制灾难的降临了吗?
古罗马人平均寿命29岁,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平均寿命35岁,到了19世纪末就达到了45岁,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刷新纪录(虽然还是欧洲>亚洲>非洲)。
古代人害怕肺结核、害怕黑死病,害怕鼠疫,害怕痢疾,他们认为“开颅手术”就是在谋财害命,“解剖人体”就是亵渎死者,“地球绕着太阳转”更是大逆不道。
如果像华佗、达芬奇、哥白尼这样的天才不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推进人类的科技进步,那我们现在的每一位不知道要在黑暗的时代里担惊受怕多久。
“乐观派”的观点是科技将永远走在道德前面,而伦理道德终究会为了跟上科技的脚步而产生适应性“进化”。
曹操认为开颅手术是华佗想要害死他,但现代人绝不会这么想,因为世界变了,整个大环境都已经安然地接受了“开颅手术”这种常规治疗方法,所以不会像曹操一样有任何不好的联想——这就是“伦理道德”跟随科技而进化的例子。
无论是火车、自行车、飞机,还是微信的出现,刚开始都会引得骂声一片。
但待到几十、几百年再看?
那些当初骂的最凶的,往往也是新产品用得最溜的那帮人。若干年后,当大多数人都已经受益于这种新科技,也就很少有人去反思科技带来的弊端了。
所以人类不可能停下探索的脚步,自然也不可能因为潜在的危险而不去试验某些最前沿的科学推论。即使法律禁止,地下也一定会有人偷偷进行科学试验的。
就像达芬奇和哥白尼一样,越镇压就越狂热,科学史的发展不就是靠这些不怕镇压的“野路子”科学家么?
人类要进步,要越过越好,必定要以一定的牺牲作为代价。
当然了,谁都想当科技的受益者,谁都不想当科技的牺牲品:但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希望这部影片带给人类的,更多的是对自身的反思,而不是内部的分裂与骂战。
最后,我想出于人类的自私说一句:复活恐龙之前,可不可以先把文字灭绝了?保留含有蚊子的琥珀标本就好(围笑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