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西原本只是一个热爱棒球的普通美国男孩儿。一天,他和他的父亲对决一盘国际象棋,没想到乔西竟然赢了。意识到乔西的天赋,他的父母聘请了一位国际象棋大师对他进行系统的训练。此后,乔西在比赛中屡屡获胜,获得全国瞩目。但没多久,乔西陷入消沉,不但对象棋提不起精神,甚至故意输掉比赛。在父母、老师和朋友的帮助下,他最终走出了低谷,重新站上了冠军的领奖台。
电影于1993年上映,属于名人传记题材,主人公原型乔西·维茨金出生于1976年,离我们并不遥远。
找到这部电影的线索是最近读到的一本书,叫《学习之道》,作者正是乔西·维茨金。其实《王者之旅》仅仅取材于他童年的一小段,其真实人生远比这个故事更加精彩和传奇。维茨金从9岁起8度获得全美象棋冠军,18岁时,他出版了《乔希·维茨金的进攻性象棋》一书。20岁时,他开发了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象棋程序“象棋大师"。纵横西方棋坛10年后,乔西改行研习太极拳,并连续21次荣获全美太极冠军及世界冠军。他在《学习之道》一书中这样解释自己成功的原因:“我意识到自己最擅长的既不是象棋也不是太极,我最擅长的是学习的艺术。”他在书中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分享让他两度登峰造极的学习心得。
乔西 维茨金“磨刀不误砍柴工”是我们早就明白的朴素道理,但令人费解的是,学校极少传授学习方法。我们的文科教育如此依赖于记忆,却从没教过“记忆法”,而我们的理科课程也对“思维结构”绝口不提。学习是有方法的,学霸是可以养成的,虽然这部电影里并未涉及。我们姑且留待以后再专门讨论。
如果说“学习方法”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技术,那么电影本身所探讨的观点则深刻的着眼于教育的根本,即“学习动机”。
电影中无敌的天才一度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继而心生畏惧,想要退出,并在外界一致看好的情况下输掉了比赛。其中原因,在他父母就此争吵时,她的妈妈一语道破:“他不是怕输,他怕的是失去你的爱。”比起那些孩子成绩不好的家长,“好学生”的父母总是特别庆幸于自己的运气,或者自豪于自己教育有方,此时,有多少父母能够清醒地思考一个问题:我的孩子为什么努力?
将近二十年前,我上中学的时候,同学间就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成绩中等的学生未来更有出息。”当时无人能加以解释,迫于排名体系和家长老师的脸色,同学们还是削尖了脑袋争取名列前茅。如今,这个观点被不断印证着,甚至成为知名的“诺奖现象”,即:对近年来几十名诺奖得主上学期间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发现很少有考前几名的,不少人在中小学期间成绩平平。顶尖科学界如此,我们身边这种现象更甚,以至于同学聚会时,大家总是大跌眼镜然后唏嘘不已。
其实,当我们把发展心理学原理和教育体制进行对比后,就很容易明白其中原因。如果学习的动机是外部提供的,比如为了获得来自外界的物质或精神奖励,那么这种目标激励一旦失去或者得到了满足,学习动机就不复存在,学习变成了应付差事和取悦他人的手段。如果学习的动机来自个体内部,比如依靠兴趣、好奇心、成长的需求、或者自我实现的愿望,那么这种动力将跟随生命的进程不断更新和续航。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内部评价体系的人,能够比外部评价体系的人走得更远,也走得更加轻松愉快。
可惜的是,目前的教育体系,最善于做的就是,把学生的内部评价体系转化为外部评价体系。我们已经很熟悉学校做的事情:为了检验知识掌握的程度,进行考试、排名。成绩高者众星捧月,成为学校和家庭的宠儿;成绩低者千夫所指,是老师和家长惩责的对象。这个模式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早就习以为常。观察成人对待孩子们的态度就能看出,他们认为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那么,既然是两类人,他们竟然有一个难以解释的共同点:长大后都不如成绩中等的学生那么成功。
顺藤摸瓜,我们才又发现另一个隐藏至深的共性: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生,他们都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过份关注,而这,恰恰是中等学生成功避开的部分。也就是说,无论是为了获得成人的嘉奖,还是为了躲避成人的惩罚,都毫无区别的破坏了学生的内部评价体系,反而是那些被忽视的孩子们,保留了自发学习的动力,他们在人生之路上走的更远,便不足为奇。
更令人遗憾的是,外部评价体系为了达到“成绩”这一短视无聊的目的,使用的手段更是堪称竭泽而渔。
根据教育家皮亚杰的理论,一个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形成于十二岁左右,之前的儿童依赖具体形象思维认识世界,之后则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教育体系就是根据该理论划分出小学和中学的。因而当成人向孩子们宣讲“为了未来努力奋斗”时,他们其实很难理解,特别是还没上中学的孩子尤其不理解。
那么我们回到之前的那个问题,既然他们听不懂,他们又为什么努力学习?答案是:为了关系。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自己上小学时一次返校拿期末考试成绩之后的情形。我已经忘了当时上几年级,也忘了当时有几门考试。只记得那是个冬日的中午,妈妈穿着肥大的工作服棉袄回到家,她站在门口,门还没关上,就迫不及待的问我成绩。我战战兢兢地把成绩和排名一股脑告诉她,同时还说了几位竞争对手的情况,然后忧心忡忡地等待她的责备。要知道我一直是成绩不错的好学生,考砸了也仅仅意味着我落榜了前三、五名而已。现在想来,我当时根本不明白考试、成绩和排名究竟是什么东西,正如电影中说的那样,我怕的不是输,而是失去爱。
所以,如果摒弃成绩的比较,着眼于贯穿一生的发展,我们对学生的分类方法就要改一改了。他们不再是成绩的高与低,而是“为自己学”和“为他人学”的区别。或许,这种分类表现在成绩上是模糊的,但在描述学习动机和成长动力方面,却比成绩更加接近本质,也更加接近真相。
对学习的需求是生命本能,满足这一需求的过程并不痛苦,因而也不需要额外的奖励,更不应该把亲子关系当成筹码去威逼利诱。当你懂得了一个人的人生质量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他儿时得到的“爱”,那么你也要谨记,这份爱前面有个不可获缺的重要定语:无条件的。
无条件的爱,才是真爱。学习,从一开始就不需要要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