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三大巨头: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阿德勒主张个体心理学,读过他的主张后,会让人油然而生出一种相见恨晚的情感,正如网友对这本书的评价:“如果能早点读到这本书,也许我的人生可能会过的更有意义”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是由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贺史健两人联合编写的一本著作,全书采用问答的方式将阿德勒的心理学主张更加明了的展示出来,语言简炼,通俗易懂,观点清晰。下面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这位心理学家。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很多人认为现在的自己是由过去的经历所决定的,这其实是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而阿德勒却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阿德勒认为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我们之所以苦恼是因为受别人的影响,因为价值是建立在社会意义上,我们被社会中所定义的价值所干扰,比如自卑,我们只有跟别人比较才会自卑,而这个自卑是主观上的“自卑感”不是客观上的“劣等性”。所以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所以阿德勒认为价值就是不断的超越自我,是与自我做比较,而不是与他人做比较。
所谓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阿德勒认为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这是我们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我们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自由是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我们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获得自由。其实生活中我们都是害怕被别人讨厌,想获得同事、朋友的喜欢才会感到不自由,因为我们活的不是我们自己。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活在当下,才是我们对待人生的唯一态度,这就是阿德勒的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的正好相反。
阿德勒的心理学其实我们早就已经接触过,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和《美好的人生》还有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都引用过阿德勒的心理学,里面的内容与阿德勒的思想非常的接近,十分实用,而《被讨厌的勇气》是阿德勒用思想带领读者热爱自己的开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