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基本精神是中和,一个字概括是“中”,四个字是“中正平和”。这也是黄帝内针的主轴。
阴阳的作用是相对的、相反的,甚至是互不相让。中的作用天生就是致和。因为中的作用,阴阳从对立走向统一,由矛盾走向协和。宇宙常量的一致性(和)确保了宇宙早期的膨胀率恰到好处。
内针札记04:致中和阴阳层面出了问题,就会导致疾病,而这个问题的症结就是不平。《伤寒论》第58条:“凡病,若吐、若下、若发汗、若亡血、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阴阳自和实际上就是“以平为期”。
内针札记04:致中和气聚而有形。“中医体系它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即从脏腑和阴阳来论,它更强调阴阳;从形与气来论,它更强调气;从可见(有)和不可见(无),它更强调不可见。”
“作为中医人,这个观念却必须摆正,我们眼中甚至可以没有脏腑,但,一刻都不能没有阴阳!”
(读至此句,倍感阴阳之重要玄妙,须臾不可离。老师亦言,中医到最后就阴阳二字。这也是《黄帝内针》吸引的地方。)
黄帝内针的十二字薪传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伤寒论》)相对于具体病名,更需要“知犯何逆”,在阴阳的层面去求同气。如犯了阳明,亦即证涉阳明的区域。
(以上整理自《黄帝内针》第二章“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站桩第171天
桩法:正桩30分钟,倒桩0分钟
息法:降阴5分钟,升阳0分钟
心法:点亮心灯,让每个生命自在发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