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一年年,就在“新桃换旧符”中交替流走。
到了这个年龄,我却再无儿时盼年的心情。相反,一到过年就有一种伤感一一时间飞逝速度好像每年都增加,我如何才能让它缓一缓啊,我还有好多事情没做,正如有人揣测我的心思——总想把“太阳”用杆子顶住,千万别让她下来。哈哈,如此是矣!
所以总怀念儿时的过年。
回不去的年味那时候,一放寒假,就感觉到脚已伸进“年”里边了,拿着老师发的奖状贴到最醒目的墙上。这可是一学期努力的成果与奖励,份量堪比那身珍贵的新衣裳。
说起新衣裳,我清楚记得:儿时年前,大人都会带我们赶集买布,然后找个中意的裁缝给我们做新衣。我对款式手把特别讲究,因为这身衣服从大年三十晚上穿上就会穿一年。春天秋天直到下个春节之前。等衣裳满意取回叠好后,小心翼翼放进橱子里,总克制不住不去想它不去看一眼或穿一下照照镜子。棉鞋从未买过,都是娘给我们一针一线亲手做的。娘上集上扯上二尺粉红或鹅黄的纱巾,扎我小辫上。我真如蝴蝶般按捺不住了。
年三十晚上,大人们包着素馅饺子,说是初一吃了素饺子代表着一年心里都肃静。我们小孩子看春晚,8点前就围坐在电视机前一分一秒地等,那时的春晚毫无现在的“小鲜肉”唱的又是说唱又是嘻哈的乱七八糟的东西,而是相声、小品、红歌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文化。并且整个晚上都能听到“噼里啪啦”的爆竹声。
初一早早地换上新衣服,用纱巾扎起俩小辫,由大人领着去族人们那儿挨家挨户拜年。走在大街上特别热闹:各家门前都是新贴的春联,大人们穿戴整洁,孩子们都各自穿着新衣裳,要么人前炫耀一下,要么自恋地时不时问一句:漂不漂亮……
那种感觉,我已经好几十年不曾有过。
回不去的年味拜年初一是拜不完的,初二继续拜,等下午送完家堂,一家人坐下来吃着团圆饭,个个脸上喜气洋洋,其乐融融!
儿时的年味是甜美的、香纯的、浓烈的、纯朴的、更具中国特色的。
每每忆起儿时过年,我都特别怀念向往。虽然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可是记忆中的美好却无法从今天重获得,尽管我每年都尝试,可总有缺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