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的时候,你会困在某种情绪之中,无端地消耗着自己……这些都是元认知能力不足的表现——顺着自己的本性做喜欢和舒服的事-《认知觉醒》
今日开始看《认知觉醒》,这本书刚出版不久,就有关注的up主推荐过,我那会也试着读过,但我读不懂,就不了了之了。
今日看的时候就注意到我摘抄的那一段话,我便想到“自己本来打算今天婚检和去处理灵活就业社保的事情,但由于昨晚和老公聊天错过了最困的时间,又因为天气太炎热,迟迟不能入睡。再因为担心熬夜会影响到今天的婚检结果,便更加的心烦意乱,一来二去,我干脆决定今天不做任何事了。早上9点多醒来后,我又很不爽什么事情都没有按计划进行,于是破罐子破摔睡到了下午2点多。”
这正是很符合书里所说的“困在某种情绪里,无端的消耗着自己了。”
虽说我现在还没有足够的心智还改变自己某些时候情绪上的破罐子破摔,但通过今日在书中看的知识我了解到自己的状况也不是无药可解,也是一种收获了。
而且除了这一种收获,我发现我现在可以看懂现在这本书了,也很符合书里提到了“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概念,两年前我看不懂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于当时的我来说是“困难区。”而现在的我在看这本书时,显然是在拉伸区了,所以在看书的过程中会比较愉快,既没有在舒适区的无聊,也没有在困难区的难懂。
除此之外,今天在知乎上逛到了一个up主的视频,她分享了她做阅读笔记的方法,这个方法熟练的运用了现在市场上的一些软件,如同我前几日看一个up主教学习英语一样,都是大量的利用很多软件。
于是感慨到,似乎厉害的人都有着相同厉害的学习方法,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从不会简单的重复或者用传统的方式来记笔记,而是利用更多的东西来提升自己学习的效率,而这个更多的东西也是他们学习中额外的探索,毕竟能有多少人能掌握那么多软件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合理有效的使用这些软件呢?
今天的日更对我来说也是一点挑战,挑战的原因也是来源于书里提到“练习写作是日更好还是周更好?”你可以这样回答:“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关键是你有没有让自己处在舒适区的边缘进行练习。如果输出的东西都在舒适区随便写写的,那写再多也没用。”
我便想到我很多次不知道日更什么时,都只是匆匆的写满100-200字便应付了日更任务。
前几天写到汪曾祺的《生活,是很好玩的》原因也是在写之前我不知道写什么,便告诉自己“试着写一写看的这本书吧,虽然在看的过程中感悟不是特别多,把那些模糊的感悟也写下来试试吧”于是我写下了1000多字的日更,也在写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感悟。
就像今天写今日所学到感悟到的一样,它都是在训练自己把在学习过程中那些比较模糊的感悟用具体的文字表达出来,而目前看来,这个方法算是不错,我也是将自己推出了舒适区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