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办公室关于吉小梅所反映的几个问题的调查报告
12月26日,县委办公室关于吉小梅反映的几个问题作出调查报告。吉小梅反映的问题有三个:1、她喂养集体一头毛驴因病死亡,生产队要她赔,本人认为不合适。2、生产队歧视她,分给她的粮食质量太差。3、队干部借口她家种的小块地不合适,扣去其口粮110余斤。经调查,上述问题是因为某些干部处理问题不实事求是造成的,应予纠正。
上面加黑的这几行字,是我翻阅63年党史资料时无意间跌入眼帘的一段话。标题和内容就这么7行,瞅着瞅着,一个泼辣辣的女子就杵在了我面前:小梅,小梅,多么的伶牙俐齿,浑身上下都折射着一种不依不饶的光芒。可还是由不得人爱了,“是俏也好看,娇也动人,”真真的是喜欢了。
想想当初的大背景,党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曲折中的探索时期,整个社会好像纯洁的一被单,上面只能锦上添花,不能有半点腥污。县、社、队,生产队里的人,都是透明的,经得起看。但吉小梅,因为喂养集体的毛驴死了,生病死了,事情就有了小转折。生产队让她陪,她认为不合适。或许生产队并没有歧视她,而是她性子里太要强,总觉得这件事大家对她不公,或许,我想她或许是寡妇,或许她的男人比较木枘,使她处处不得不抛头露面,究个其实。更何况,生产队扣她的口粮,那才击中了她的要害!谈不上物质生活的时代,一把粮食,就是一口命,她自然是不依了。频频来往于生产队,公社,最后还惊动了县委。再想想,她是怎么一个人,一趟一趟地,往返于生产队长家,怎么往返于公社,怎么往返于县城,两条腿,翻山越岭不说,那一个个门槛,姑且不论高低,只她一个女子,是含着怎样的信心和决心走进?鼻涕和眼泪,会不会也情不自禁?自己被冤枉的历程,如何一字一句,清清诉出?有点像张艺谋的获奖电影《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有着不依不饶,要证明事实真相于天下的决心。最终,她品尝到了胜利果实。老百姓的事大于天,县委还专就此事作了进一步的调查报告呢!
不知怎的,我就忍不住想她,一趟,一趟,往返于生产队、公社、县里,又于那些从未谋面的领导干部面前,是怎样的临危不惧,怎样的坦然自若的过程。这是怎样一个烫手的女子?一股泼辣辣呛鼻的味,直钻鼻孔,可依旧的,对她爱不释手。她使我想起去年这时认识的一个老太婆来。
那是去年,因为写一篇文章,一位同事给我推荐说,那个老太婆了解这个事实的整个经过,于是我就去了。那是一个离城不算远的小村庄。那个老太婆,那个热情劲,真让人感动。她说她73岁了,可整个人一点都没有老的样子。当然,我说的是,没有一点老人颓废的样子。说话那个利索,那个头绪分明,真让人点赞。她,不光头头是道地给我讲了我想知道的事情,而且她还给我讲了她的故事。她的那句话我记忆犹新,“我,38岁就开始守寡!”这句话就像Q头像里,那把明晃晃的斧头,直向我砸来,可她却没有丝毫让人怜悯的味道。那股“钢钢”的味道,至今我都能品味上来。她没说她养5个姑娘,一个儿子的痛苦,倒指着她身边那个个子不高的男人和我说:“我这男人老实,他不懂,看电视都是我给他讲。”因为她给我说那个事情的时候,引举了一个她看过的电视剧。那男人也不恼,一脸堆笑的瞅着她。从我进门,他就一直坐在她身边。她指挥他东,他就往东,她指挥他西,他就往西。好像她的兵,她一个人的兵,任她南来北往调遣,乐此不疲。
他和我一样,认真听她给我讲她,偶尔帮她提个人名什么的。这些细节,总看得让人动容,让人心生羡慕。衣食男女,寻常人家,“爱”这个字,一辈子不见得明白,却有着地老天荒的架势。吉小梅的男人,会不会也是他这样?他不管她干什么,他都双手捧着她,她才是他的真理呀!
嗨,吉小梅这个女子,原来是你,原来你也在这儿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