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散文读书
读后感||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读后感||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作者: 及羽 | 来源:发表于2023-03-30 20:26 被阅读0次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作家罗伯特.戴博德作者,陈赢翻译的。说白了,应该算是一本心理学书籍。就是利用蛤蟆先生与心理咨询师苍鹭之间的有效对话、分析,最后引导有抑郁症的蛤蟆,走出阴霾,重获幸福感的故事。

这本书结构安排的很好,利用章节模式,几乎是与苍鹭每见一面,谈一个话题,解决蛤蟆一个心理疑问。直到最后,苍鹭将蛤蟆所有的心理疑问分析完,也让蛤蟆一步步明白自己抑郁症的真正原因何在,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反思,走出心理阴影,重获新生的故事。

这部书,并不厚,只有10.8万字,但是自己也看了好几天,看的有点断断续续,基本是看一个章节,就停顿下来。

读后,感觉苍鹭对蛤蟆病情分析,有几个模式不错。

一是对作为心理咨询这个行为,要求必须是自愿自发的,而不是为了别人,或抱着怀疑的态度去,这样很难有成效。

二是抑郁症最大的问题是不快乐,感觉生活一团糟,精神压抑,焦虑,睡眠质量差,不愿与人交流,感觉悲伤逆流成河等。

三是必须完成的事情,唯有靠自己才能完成。

四是,人存在的几种模式:

1.儿童自我状态: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分成自然型儿童,适应型儿童。

儿童如何释放愤怒:退缩、厌烦、拖延、郁闷、任性、怄气、撒泼、叛逆。

2.父母自我状态

3.成人状态

在儿童状态时,会体验童年的感受。在父母状态基本就是在挑剔教育别人,用言行重复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与价值观,想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接受你的观念与价值观。

儿童状态与父母状态,都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只有成人状态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

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觉,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了愤怒,选择了悲伤。人们的痛苦都是自找的。

总之,要学会了解自己,原谅自己,也原谅别人,有愤怒的情绪,要学会有控制地释放。

凡事往积极方向考虑。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我最有感悟的是第十一章...

  • 2021读书记007:童年里的深刻

    ——读《柳林风声》有感 读《柳林风声》是在读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之后。也许有一种先入为主,对于蛤蟆先生...

  • 简更1205‖《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共读留痕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共读留痕 书目:《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 罗伯特·戴博德(Rober...

  • 读书|关注自我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芋圆小阔爱说她读这本书时想到蛤蟆是一只瘌蛤蟆,瘌蛤蟆想吃天鹅肉嘛,我忍不住笑场啦...

  • 读书打卡

    今日所读书目:《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笔记输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的是一只患了抑郁症的蛤蟆去看心理医生...

  •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有感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有感: 苍鹭在蛤蟆先生咨询的过程中,将我们的人生分为:儿童、成人、父母三个状态。 1...

  • 2020-12-0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2020-11-30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明白了教学中的困惑

    最近读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对我感触很深。《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主要是讲蛤蟆先生得了抑郁症,在...

  • 从小大人就是教他这样回答

    昨天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看到下面这段话中: “蛤蟆先生,今天你感觉怎么样?”“挺好的,谢谢你。”蛤蟆回答。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后感||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yc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