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缘和好友一起住了一次高星级宾馆,经常被“礼遇招待”的我都似乎变习惯了,所以,在随时心存感恩的同时,“宠辱不执着”的警觉也变成了我的习惯。
由于那家宾馆的早餐真的太丰盛了,我和好友很早就去体验美味。好友向我推荐了很多他曾经体验的美食,他的盘子里已拿的满满的。我可能是辟谷后不久,身体只需要少量的食物,所以只端了一碗小米粥、一小段玉米、一份豆腐脑和几粒蚕豆。
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好友的玉米咬了两口,他喜欢的河粉也只动了两筷子,就忽然停手了。后来他又要了一杯咖啡,就不吃了。好友平素节俭,一般不会浪费食材,何况又是他邀请我来体验那么好的美食,显然是他的身体吃不下了。
我们两个人,其实只吃了很少的食物,如果到一家小店,估计每人用不了10块钱就够了。从注意力的角度看,好友前一段精力消耗太大了,吃的东西也有点过量了,这注定了他的身体开始不适应而不愿意“让他”进食了。
身体不愿进食,从《黄帝内经》的角度看,很可能是开动了“化食为气”的自愈力保护功能。而之前如果进食过量及精气神消耗过量,往往会导致身体要“化食为废而消耗元气”,多“供给食物及营养”却“适得其反”,就要特别慎重了。
由此看来,注意力选错了地方或结构,往往会注定不同的后果,基于思维方式上的认知能力就非常重要了。“注意力与注定力”(469)
人生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自己的思维方式引发的,要知道时间、精力和注意力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不适合“错误的注意”。这些“财富”用对地方,往往能事半功倍,如果用错的话,就可能雪上加霜了。由此,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注意力持续重磅的停留在什么地方,人生的成就也会重磅出现在相应的地方。
若要人生注定美好,就把注意力专注在美好的元素和正确的践行上吧,正确的种子往往会创造正确的结果!反之,如果本来过多关注了不美好的元素,就要及时的觉察和转身,改过自新的美好也会在前方微笑着等着呢。
关注美好,注定美好,当下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