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西瓜成熟的好时节,天气热得走在街上都感觉可以烤熟。小区门口,街上巷子里都可以看到开着拖拉机卖西瓜的瓜农们。可是,今年的西瓜真是太便宜了,起初是四毛五毛一斤,然后前几天气温下降连着台风又下了几天雨,买瓜的人少了。这几天,普遍都是三毛一斤,还有的甚至喊出两元一个五元四个的低价。
看着他们在烈日炎炎下晒得黝黑的皮肤和那双双渴望的眼睛,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或许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的缘故,农民的形象早已扎根在内心深处。他们质朴,勤劳,善良,热情,看着他们,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的那些人们,感觉很近又很远。
小时候的农村,人们总是习惯早起,带上工具就去田里劳作,到七点半左右回来他们已经在地里干了一两个小时的活。吃过早饭就又接着去下地干活,天气热的时候会带上草帽,会用军用壶装上一壶水,然后在地里劳作到差不多下午一点左右回来。吃完午饭通常会休息一会儿,到两三点左右又出门了,直到晚上天黑才回来。
那时的人们,生活很辛劳,很简单,也有很多快乐。如果赶上雨天,又不是很忙的时节,那就是小孩最快乐的日子。左邻右舍的乡亲们总是喜欢凑在一起,聊天说笑,装上自家备的一些小零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笑,真是惬意。还有的时候,大人们会一起在家里弄些好吃的,比如榨一些豆饼,用自己地里种的花生榨的油,豆饼上还会放一些绿豆,吃着香极了。
那时的农村,大家都种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没有攀比,更没有炫耀。吃饭的时候大家都不在自己家的,都是端着碗到村子里的那块平地里吃,乡亲们都喜欢聚在那里。要是碰上谁家遇上个小困难,小麻烦啥的,大伙都热情过来搭把手,帮个忙。在我印象当中,那时农村的人们并不会把你我分得那么清。
后来,村子里有人出去了,赚了很多钱回来。还带回来很多新奇的东西,村子里的人们尤其是小孩们都望眼欲穿地盯着。有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便会哭着喊着要大人给他也弄一个,然后打一顿就不哭也不闹了。再后来,那些在外面赚了钱的人回来盖新房,钢筋水泥的,把自己家围了一个大大的院子,还把人们经常走过的那条路用墙围起来。人们出去干活就只好绕着走了。
村里人都有怨言,但是只能在私底下抱怨一番,并没有当面理论。只是那一道墙,隔开的并不只是一道路,更是心的距离。慢慢地,人们会暗自较劲了,他们家盖了新房,而我还住着这么简陋的土胚房。人们心里有了隔阂,有了对比,那些先富起来的人说话的声音都大起来了。他们会炫耀,他们会目中无人。
十几年再回去,那个村子已人烟稀少,就几户人家还住在那里,大部分人都已经搬到镇上,县城甚至更大的大城市。村子里的那块空地还在,只是再也看不到聚在一起欢笑的人们。每个人的家里都冷冷清清的,住着的大部分是年过六十的老人家和尚小的儿童。
留在村里的老人也只是会在菜地里种种自己吃的蔬菜,田是不种的。他们都住上了钢筋水泥的房子了,按理他们应该更开心才对,可是,他们却一个个忧郁着一张脸,挤出来的笑容让人异常尴尬。他们都过上了曾经让人羡慕的生活,可同时也遗失了曾经最简单的快乐,真是说不上来是好还是不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