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往生传载临终瑞相。班班列列。岂欺我哉。如此信已。愿乐自切。以彼土之乐。回观娑婆之苦。厌离自深。如离厕坑。如出牢狱。以娑婆之苦。遥观彼土之乐。欣乐自切。如归故乡。如奔宝所。总之如渴思饮。如饥思食。如病苦之思良药。如婴儿之思慈母。如避怨家之持刀相迫。如堕水火而急求救援。果能如此恳切。一切境缘。莫能引转矣。然后以此信愿之心。执持名号。持一声是一九莲种子。念一句是一往生正因。直须心心相续。念念无差。唯专唯勤。无杂无间。愈久愈坚。转持转切。久之久之。自成片段。入一心不乱矣。诚然如此。若不往生者。释迦如来便为诳语。弥陀世尊便为虗愿。有是理乎哉
译文:往生传记载往生人的临终瑞相,清清楚楚,难道是欺诳我的吗?有这样的信心,愿意投奔自然迫切,用那净土的乐,回头再看娑婆世界的苦,厌离自然更深,就如要脱离粪坑,就如要出离牢狱。用娑婆世界的苦,遥想观望那净土的乐,欣然向往自然迫切,就如要回归故乡,就如要奔向宝藏。总之如口渴想喝水,如饥饿相吃食,如病苦想良药,如婴儿想慈母,如逃避寃家的持刀追杀,如落在水火中而求急救。果然能够如此恳切,一切的境遇障碍,都不能阻挡改变了。然后凭着这个信愿之心,执持佛的名号,念一声就是一个九品莲花的种子;念一句就是一个往生净土的正因。应当心心相续不断,念念没有差错,只是专注只是勤勉,不杂乱不休止,越久越坚定,越念越迫切,长久长久,自然成片,进入一心不乱了。确实如此,如果不往生,释迦如来就是打诳语,弥陀世尊就是发虚愿,但是有这样的道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