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天 总复习(三)
“意义”、“命运”与“认知”:
人类的历史是合作半径不断扩大的历史,合作半径越大,意义这张网就越大,网络越大,给个体赋能的可能性就越大。由此,我们可以说:意义网络是一个给个体赋能的系统,赋能的过程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意义炼金术”。
认知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也是最坏的东西,因为人与人之间形成认知同步实在是太难了,达成共识就更难。
解决这个困境之法:一,时刻记得认知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要被它绑架;二,先设定一个勉强可用的认知或者认知的代偿品,不然就没法开始行动;三,把意义作为一个支点,撬动认知。
任何认知都是凭借一整套认知系统生产出来的产品,而你要做的就是带着一个类似于MVP(勉强可用minimum viable product)的产品,成为一个上路者。你不可能等认知完备了才上路,一旦开启第一步,做了第一个自选动作以后,这条路本身的轨迹和力量就会开始牵引你继续向前走。
人的心灵并非一个有待注满的器皿,而是一团有待点燃的火焰。可不幸的是,我们常常把我们的心灵当成是一个器皿,把我们的认知成长和升级理解为不断地往这个器皿里增加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而从没意识到,认知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火的历程。
不要做一个勤奋而懒惰的知识和信息的囤积者,而要意识到了自己处在认知监狱里,开始去努力开凿一条崭新维度通向自由的隧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