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屁:拍得必须要精准(三)

作者: 简眼视界 | 来源:发表于2022-01-03 16:04 被阅读0次

   元末明初的王冕在《儒林外史》中被树为隐士的楷模,这个形象也深入人心,似乎成了他专有的品牌。其实,他也有庸俗、人格低下的一面。

王冕

  王冕才高八斗,胸怀大志,然而身当乱世却是怀才不遇。后来见了“真命天子”朱元璋十分振奋,于是作《应教题梅》诗以吹捧:

猎猎西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生尘。

胡儿冻死长城下,始信江南别有春。

     末句吹捧当时朱元璋辖下的江南如春天般温暖、光明,与前三句描述的险恶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朱元璋自然是龙颜大悦,立即授王冕以谘议参军的官职。然而,王冕太无官运,甫上任便呜乎哀哉了。

    也有人马屁拍在了马腿上,本欲借拍马屁以讨好媚上,不曾想却惹火烧身,甚至招来杀身之祸。明朝初年,僧人来复自江西应召进京建法会。一次朱元璋赐宴,来复赋诗一首以表感激之情:

金盘苏合来殊域,玉碗醍醐出上方。

稠迭滥承上天赐,自惭无德颂陶唐。

    诗句说宴会上点的是来自异域的苏合香,喝的是只有天上才有的醍醐,各种佳肴罗列桌上,自己领受如此美味实在惭愧。本来是一首谄媚讨好之诗,猜忌心特重的朱元璋偏能嗅出异样的味道来。

    第一句中的“殊域”本是异国的意思,朱元璋却认为“殊”字拆开是“歹”“朱”,无异于是指着自己这朱姓皇帝的鼻尖谩骂。朱元璋于是勃然怒起,来复因而落得个身首异处的可悲下场,这实在是他始料不及的。

僧人来复

    拍与被拍是地位使然,一旦角色转换,被拍者也会变为拍者。

    南北朝时的陈后主陈叔宝荒淫无度,惯于听入耳顺心的话,因此被一帮宵小无耻之徒所包围。陈亡于隋,后主由君王沦为阶下囚,权势的丧失使他对隋的统治者低声下气,极尽吹捧拍马之能事。一次陪侍隋文帝登芒山,他借机赋诗道: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

    “东封书”指封禅书,古代帝王往往到泰山向上天祷告,以表明自己是真命天子,其君权乃上天所授。诗句颂扬隋文帝功高德厚,完全有到泰山封禅的资格,而自己愿代拟封禅书。奴才相十足,而作为亡国君主更是大跌身份的。

后主陈叔宝

    孔子所提倡的诗教中有“兴、观、群、怨”的说法,其中的“群”即指诗歌可以帮助人们沟通感情,他老先生绝对没料到后世的人们会用诗歌拍马屁的方法来沟通感情,可要气煞老夫了!

相关文章

  • 马屁:拍得必须要精准(三)

    元末明初的王冕在《儒林外史》中被树为隐士的楷模,这个形象也深入人心,似乎成了他专有的品牌。其实,他也有庸俗、人格...

  • 马屁:拍得必须要精准(一)

    明太祖朱元璋,因一首马屁诗而免了一大群和尚的罪。 朱元璋年轻时在皇觉寺做过和尚,当年曾在庙壁上题诗。做了皇帝...

  • 马屁:拍得必须要精准(二)

    明初的僧人宗泐遇到的情况更加险恶。 明太祖朱元璋与马后是患难夫妻,感情深厚。马后不幸先太祖而去,朱元璋悲痛...

  • 鱼畏龙颜上钩迟

    古往今来,拍马屁者从来不乏其人。有的拍得赤祼祼,有的拍得比较含蓄。拍马屁者能大行其道,缘于人的虚荣之心,受用之话听...

  • 如何才能不把马屁拍在马蹄上?

    我们人人都讨厌马屁精,但是我们人人又不得不拍马屁。 马屁拍得好可以让我们升职加薪,但是假如一不小心拍到马蹄上了,那...

  • 言甘心苦

    马屁文化历史悠久,不绝于书,拍得高明,受用于无形,而劣质马屁往往会弄得自己灰头土脸。 《世说新语》记载,晋元帝司马...

  • 职场中,情商最低的行为,就是不停地拍马屁!

    在这场中,你现在还信奉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吗?你还觉得在职场中混,拍马屁拍得好的话,就能够迅速升职加薪,快别人一步吗...

  • 要善于拍员工马屁

    当老板必须要学会拍马屁。拍马屁学问非常深,对于我们商人来 讲,我们是无利不起早,也就是说,拍马屁一定是对我们有利,...

  • 工作汇报也是一件技术活

    会汇报工作的人,其实是最高级的拍马屁,既拍得好,又不会拍得讨人厌。 一般人汇报工作的时候,都会一股脑地把自己工作完...

  • 怪我咯?

    走走走,游游游,不学无术我不发愁。逢人不说真心话,全凭三寸烂舌头。马屁拍得你腿抽筋,老虎嘴上揩点油,东南西北混饭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马屁:拍得必须要精准(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kc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