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卿自从父皇得病以来,每天都要在自己府邸与母亲宫里之间殷勤来往多趟,不是喂父皇喝汤药,就是为他擦嘴,看看父皇病情。
这一天,萧卿还是一如既往地去母妃宫里。“看来皇上这次病得不轻,万一驾崩了看看哪个皇子能继位?”两个多嘴多舌的丫鬟们躲在墙角议论着,好在声音不大,萧卿也没怎么听清里面内容。但是关键词“病”和“继位”等字眼还是飞到他耳朵里去了。
其实这丫鬟们议论得也对,皇上病了,还病得不轻。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这要是父皇身体不康复,朝堂不就乱了,接着那天下不也就乱了。那些心怀不轨之心的人,还不趁势作妖吗?他越想越害怕,还真的生怕这样的事情演变成现实。他心里害怕这一天终要来临。
于是,他假装不知道刚刚听到的话,从她们身边淡定走过去,直接拐到母亲宫里。然后,给母亲学着刚刚好像皇后宫里的丫鬟,在外面说的那些话。母亲也是不知该如何是好了,自从皇上得了这个病,太医们每天都来看望,把脉,看熬汤药渣。但是就不见有所好转迹象。今天早上,左右丞相都来过,听命父皇安排朝堂之事。最近几天都是右丞相监国,谁都知道,这并非长久之计。
父皇授意左右丞相们联合高官,在秘密处再议各宫皇子们,看看谁更有资格当选皇储。给出一个硬性指标,那就是选出来的这个人,就是将来的皇上。万望大家拿出公心,不要被其他给蒙蔽了双眼,一定要对天下百姓负责!对得起天下人……
眼下百官们都知道皇上近两天身体抱恙,需要静养,暂时由右丞相监国,处理国事。除了皇后近身丫鬟,与当时近身照顾皇上的贴身太监悉数知道皇上晕倒之外,其他还不知。如果消息还没扩散,外人并不知道详情。各个宫里的皇子们,也暂时没有被发现有任何异动。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得立即封锁消息,避免出现历朝历代皇家出现的残酷内耗,甚至是流血事件,手足相残……萧卿不便将此意直接汇报给皇上,因为他怕皇上多疑,想躲。他先去找到自己的老师,让他出面挑明此事最为合适。另外,他还把对此事的担忧,告诉了皇爷爷。皇爷爷知道萧卿考虑得长远,就联合几个得力的老大臣们,暗中谋略。特别是京师长安的禁军头领,先给他安置好安全防备任务,布局严谨,以防有变。万一有什么异动,就来个里应外合。
各个部门已安排妥当,他们依计行事,井然有序地行动。该密谋策划的牵头谋划,该议论皇储的,除了没有通知皇后在边境值班的哥哥外,其余皆已到齐,就在右丞相家里把一切办好。第一项便是商议将来的皇太子立谁?破除立长不立幼,和必须要皇后所出嫡子之外的祖宗旧制。结果,只有萧卿和另一个妃子生的九皇子,才能有资格有希望继承大统。萧卿虽有谋略,武功不是最佳,九皇子则有勇无谋。
要想令人心服口服,还得再决高下。于是,大臣们就找皇上出题,考考他俩。第二天,二位皇子比试一番。皇家校场内,他俩比试骑马射箭,虽然萧卿没有每天练习骑马射箭,可是它基本功也不差。别忘了李忠实与他也是一个师父教出来的,只不过当时萧卿以知识与治国谋略为主,武术为辅罢了。几个回合下来,九皇子稍胜一筹。这一局过去,迎来下一局比试,这次看的是治国方略,结果就是用十二指肠也能想得出来。
最终,比试本领还是萧卿得到的总分最高,获得了继承大统资格。但是还有一个麻烦事,那就是国舅不会善罢干休失了外甥的继位机会。各位大臣也想到了这个利害关系。于是,就把皇后嫡出的那个每天只会逗蛐蛐儿的皇子也请来,与萧卿一决高下,结果没战一个回合便惨败。
大臣们将选拔结果写成了上书,准备汇报给皇上。谁知道,值班边关的乌拉那拉氏国舅回来了,还带回来两个得力儿子。一看这架势就不是善茬儿。这是先前没有过的事情,一定是皇后派人悄然行动,派人通知了国舅爷一家,才使他们闻信而归吧,这是明摆着的道理,并非多心猜忌。
自从皇上得病以来,除了皇后带领各宫嫔妃前来看望之外,就不允许其他人进来,多得消息,毕竟这是事关皇家颜面,天下的大事,少一个人知道就少一点麻烦出现。当然,作为后宫之主的皇后,也曾假惺惺地让静妃把皇上转移到她宫里侍候,但是皇上没有明确表态,她也不便轻举妄动,在这关键敏感时期。
因此,也有一众嫔妃借机生事,暗戳戳地散布静妃母子挟持皇上,非要谋权篡位不可的谣言。静妃身边的丫鬟也有听到风声,给静妃说了此事。对此,静妃作为协理六宫执事,见皇后不愿作为,征得皇上同意后,及时召开了妃嫔会议,严厉警告造谣者格杀勿论,并要求各宫主子管理好丫鬟的嘴巴,否则就要后果自负。经费平时不吭不响的,但是就在关键时刻起大作用,震慑复杂人心。
个别的知情太监,也被以不同方式处理了,但是没有伤及到他们的性命,只是给出教训罢了,他们都要付出不忠于主子的代价,以儆效尤。
大家都知道,与静妃作对,也没有好果子吃,人家儿子将来登基称帝就是皇上,静妃母凭子贵自然就成了皇太后。所以,也就不再嚼舌根,不敢再生事。生怕一不留神儿,自己舌头或者俸禄就没了,为了别人家的事情失了自己利益,打心底里以为好像不值。
预选接班人的结果已出,皇上看着,嘴歪眼斜也没能阻挡住他眼里的光亮来,赶紧宣人写继位诏书来,择日宣读。当在大殿里,举行大典,让文武百官们都能朝拜萧卿新帝。皇上也生怕夜长梦多,速战速决此事。皇上也是害怕国舅回来闹事,搅乱朝局。就打算封闭此消息,就连请三皇子比试也安排一番,不让皇后等人知道消息,秘密进行。皇后不知道,意味着国舅就不知道。
事情按照大家期望中的样子,往良性轨道上发展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