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与生活想法社会热点
杭州案思考:蛇从没变过,是农夫打破了规矩

杭州案思考:蛇从没变过,是农夫打破了规矩

作者: 梨笑 | 来源:发表于2017-06-25 06:52 被阅读1190次

1.


杭州纵火案之惨烈,已不能用惨绝人寰悲痛欲绝来形容。

假如真是保姆所为,那真是人性泯灭,道德沦丧。可再深的谴责也换不回四条鲜活的生命。

只能以此血案警醒大家,从事件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才是避免今后遭受伤害的重点。

农夫与蛇的事时有发生,造成无数不可逆转的惨痛事件。我们要时刻警惕勿犯同样的错误。

多年前在珠海,身边就有过这样的事。

肥婆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二十岁,小儿子十一岁。

平时常见小儿子啃着冰淇淋放学回家,肥婆在那带他们,偶尔买点六合彩码,非常开朗的一个人。

突然有一天,警察封锁了她家住的楼房。

我们诧异地问旁人,才惊悉头天晚上,肥婆的两个儿子被她的表弟杀害了!

起因简单到让人愤怒。表弟好赌,常找肥婆借钱。一周前又来找肥婆要两万元,肥婆数落了他一通,没再借给他。

他就怀恨在心,而肥婆全然不知。

就在肥婆回汕头老家的当晚,这个表弟就上门邀两个表侄外出吃宵夜。

两个年轻人毫无防备,表叔请吃肯定去啦。吃饱喝足回家,表叔趁他们睡得昏昏沉沉,把煤气罐打开,又用铁锤把他们给杀害了。

然后他还变态的给肥婆电话,声称杀了她两个儿子。

肥婆不信,怎么信呢?又没有血海深仇,怎么会下此杀手?再说大儿子都二十岁了,难道这么容易被杀吗?

但挂了电话,肥婆还是忐忑,打电话叫了个姐妹去代为看看。谁知道竟是真的。

凶手当天就被警方在珠海市区拦截到了。

肥婆从此成了祥林嫂,逢人就讲这件事。

她一直无法相信,只是因为没借给那个人钱,就让她失去两个心爱的儿子。

她想不通,平时待他亲厚有加,有什么好吃的,从来没忘记过叫他来家一起。不借钱给他,也是希望他不要再赌了。终究是为他好啊!为什么会惹来这杀身之祸?

谁又想得通呢?杭州案的女主人不也曾借钱给保姆买房吗?

最终却被这样的人夺去了生命。

世界上就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心里没有“感恩”二字,有的只是怨恨。

无论你为他做什么,他都认为理所应当,是你该他的。你若不如他的意,反倒认为你对不起他,从此心生怨怼。

那个A天天把鸡蛋给B,有一天不给了,B还责备A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了。

可却还有人不断在善良地做着这样的事,因为他相信,善良是能换来感激的。

他低估了人性本能的贪欲。没有人会拒绝不费力气的好处。当习惯这种给予,就觉得你的付出不过稀松平常。

2.


S回乡听老母亲说邻居孩子无钱上学,成绩很好,可惜了!

一时动了恻隐之心,就从袋里拿了几百块托母亲带给他。

回城后就收到那学生来信,感恩戴德。S深受感动,觉得人家虽穷,但懂感恩,非常不错。

第二年,S本忘了这事,妻子给老母亲汇款时顺嘴问了一句。

S思忖着,妻子说你去年都给了,今年不给,他不又上不成学了吗?那去年不就白给了?

于是又汇了几百元给学生,同样收到他来信,各种感激,并承诺将来一定要回报。

S很欣慰,几百元能成就一个人才,也值得了!

接下来几年,S都准时寄钱去。学生的来信渐渐流于形式,开始讲家里的困难。但结尾总会展望将来自己工作以后,要好好回报。

有一年S买了房子,手头很紧,就不太想寄了。学生来信催问,S虽心生不快。但也从友人处借了寄去。

终于毕业了。学生来信告知,又说找到工作就好好报答S。S也松了口气,这负担算是了了。

谁知不久,学生就带着他的母亲来找A了。学生母亲说:S,孩纸找不到工作,又只认得你一个能人,你给找个工作吧!

人之初,性本善。但人的善良被利用时,你的善良就一文不值,甚至变成利刃。

像S的资助,如果不是他突如其来在毫无预兆,且与他毫无关系的情况下出钱资助,那么人家就不会生出被救济的念想。

初初很感恩,时间一久,还以为你钱多得没处放才给他。生出刘姥姥一般“拔根汗毛都比我腰杆粗”的想法。也就享受得理直气壮,毕竟总要记人好很累。如果有了合理的解释,就心安得。

3.


农夫与蛇的故事,根本不是蛇错了。因为蛇一直就是那样的冷血动物,从来没变过。

错的是农夫,人有思想,有思考辨别的能力。

在没有鉴别救助的可行性,也不预见蛇的本性对自己可能造成的伤害时,就冒然施救。最终苏醒的蛇,本能把他当成侵犯者而自卫,这很正常啊!

是你的善良用错了地方,为什么要蛇背黑锅?蛇在那静静的躺着,并没招谁惹谁。

试想你一觉醒来,发现陌生人拿把刀站你床头。你是什么反应?一跃而起抢过刀捅过去?还是静静的躺着,想他可能要切西瓜给我吃?

十有八九是前者吧!蛇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是农夫逾越了安全范围,忽略了蛇的本能,侵入了蛇的自我保护区域。

我们在付出时,考察被帮对象一贯的品行很有必要。

斟酌一下自己的干预,到底是蜂蜜还是毒药。

本来好好的一个人,安静的在贫困里挣扎,也会学着去努力。

你却告诉他,苦难可以获得同情,同情能转化金钱。

那还努力什么?人的劣根性被唤醒,被贫穷磨灭了自尊的群体。就会率先学会卖惨博同情。

因为只需这样,就会有人给钱,这不比风吹日晒挥汗如雨轻松?

人的思想一旦跑偏,拉也拉不回来。你的帮助成了一剂毁人的毒药。而你却怪他人不懂感恩。

4.


杭州保姆的女主人会借钱给她买房,这超出了保姆对雇佣关系的期待。

因此衍生出更多的贪婪,误以为千万富豪的主人,手指缝里掉点渣,她都可以过得更好。

一旦有了不合理的期待,你若表现与之相悖,立马认为你不可理喻,而恨从胆边生。

而主人可能还沉浸在帮助了一个本不必帮的保姆,理应获得感恩与赞扬的思想里。认为保姆应因自己的付出,更尽心为之服务。

肥婆也一样,借钱给赌徒,其本身就是冒险。

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你凭什么会以为他有感恩之心?

我不是说人不能善良,不要帮助别人,而是要慎重!!

帮助他人,要明白你们的关系,适合给予怎样的帮助,在不会引起贪婪的范筹内是最好的。超出正常范围甚至会引起恐慌。

打个比方:农村最讲人情往来,谁家红白喜事去情多少钱,是有明确规定的,根据关系远近亲疏决定。

正常是参考对方在自家摆酒时来了多少钱,然后根据时下人情标准来定,大家都给100元,你就100元好了。

倘若你无故的比正常多了许多钱,别人100,你一下给500。主家就会不断思考问题出在哪了?甚至发动家人追溯到祖宗十八代以上,是否两家有过什么不同寻常的交往。如果检索结果是没有任何事情值得你来这么多钱,就会寝食难安。最终把多余的钱以退情的方式送回去,并深表感激。

若是就这么接受了,下次人家里摆酒你也必以重礼还之。

等你家摆酒不知又过了多少年,时间一久,记性不好或由儿辈来还礼的,就常常按正常关系给礼金。反会落下不通人情世故的名声,遗臭乡里。

想想,假如最初你不无故打破规矩,人家就不会辗转反侧,也不会因后来正常的人情落人话柄。弄得人里外不是,两家嫌隙渐生。

有时是你亲手点燃欲望之火,形燎原之势时,避无可避,最终惹火烧身,却忘了始作佣者是谁。

所以说任何的给予,都必有正常的理由,且在对方能理解的范围内。

只有等价的付出所获的回报,才是双方给予与接受的最好方式。

给予的人不必期待感恩,接受的人不必心有压力。皆大欢喜,你的善良适度帮助了他人,却不必关系太过密切。

也许,这就是轻松筹平台风行的原因吧。为大多数的善良,为一时的恻隐,找到了发挥的空间,而不必面对受助者感激涕零的言语。更免了后续治疗尚有空缺,帮还是不帮的良心折磨。

人和人之间,不能逾越了各自安全的界线。保持适度距离,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保护,于他于你都一样。

自以为是或毫无戒备的侵入,最终的结果往往不是你想要的。

最好的帮助,还是授人以渔!从心灵去唤醒他人的力量,比简单粗暴的物质资助,更能长久有用的帮助到别人。

附旧文:

《你以为是因为这件事分手,那就错了》

《掐指一算,你毒鸡汤喝多了不利婚嫁》

《给你分析分析减肥》

相关文章

  • 杭州案思考:蛇从没变过,是农夫打破了规矩

    1. 杭州纵火案之惨烈,已不能用惨绝人寰悲痛欲绝来形容。 假如真是保姆所为,那真是人性泯灭,道德沦丧。可再深的谴责...

  • 良善的悲欢与命悬一线

    一 再次听到农夫和蛇的讨论是在几天前的浙江保姆纵火案上。...

  • 对啊,我就是不善良

    1 杭州保姆纵火案被议论的沸沸扬扬,被大家称现实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我们在为这家人感到惋惜,也在对这个保姆进行强烈...

  • 杭州保姆纵火案:认清你的心理边界

    几天前,杭州发生的保姆纵火案,上演了现代版农夫与蛇的故事,对于事件发生的因由众说纷纭,有人说主人太善良,有人说保姆...

  • 如何实现系统思考

    为什么会有农夫和蛇的故事,农夫在看到被冻僵的蛇,出于想救活蛇这一单一的思考后,将蛇放到自己怀里,结果蛇一醒来就把农...

  • 纵火保姆案:揭开圣母婊的伪装,浇灭伸手党的张狂!

    现在的人怎么了?! 杭州保姆纵火案真的有些骇人听闻。农夫与蛇的现代版让人义愤填膺。 一个沉迷于赌博,欠债累累,根本...

  • 农夫与蛇

    那天,你给我讲了 农夫与蛇的故事 农夫捂热了蛇,蛇咬了农夫 后来,农夫看到了蛇 都以为他会咬自己 可是农夫善良啊 ...

  • 多年以后 我终于明白父亲的痛来自哪里了

    6月22 号的那起令世人震惊的杭州保姆纵火案,重新演绎了一个现代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四条被大火吞噬的鲜活的生命...

  • 世人从未看明白的《农夫和蛇》

    世人从未看明白的《农夫和蛇》 农夫的怜悯之心,是其天性。 蛇咬人,也是蛇的天性。 ...

  • 从没变过

    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心理试验,可悲的是我也身处其中。 很多事情一直就没有变过,从前怎样,现在也是怎样。这不是我发现的...

网友评论

  • 龙生于海:非常好的一篇文章!我也被蛇多次咬过
    龙生于海: @梨笑 转发了
    龙生于海: @梨笑 是的,所以善良的人应该被提醒,让他明白蛇的本性!
    梨笑: @龙生于海 善良的人容易遇蛇,不过,记得就好!😊😊
  • 书叔舒:死者已逝,生者警醒,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是有钱人,太过善良,会有很多人觊觎你的财富,你一旦给了她机会,真的是引火烧身
    梨笑: @书叔舒 人性的恶,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只是学会了伪装与隐藏,学会适度保护自己很有必要。
  • d86a1343623a:加油,写的很棒p
    梨笑: @南橘子 谢谢!有感而发啊!也许,我没那么善良😊
  • DoctorLDQ:写的挺好:smile::smile::smile:
    梨笑: @DoctorLDQ 谢谢!一起加油玩简书!🍷
  • 七月失神:社会太大,总有人把别人对他的好当作是理所应当。
    梨笑: @不懂得说不 付出时就不要考虑回报,或付出时就节制点😂那么就无所谓别人什么心态了
  • 独立意识生命体:人类社会可不是人们表面上想得那么光明。
    别人也不会因为你充满正义就给你好处、甚至于那些被你帮助的人当你有一天伤害到他们的利益是他们亦不会让步的。

    毕竟,每个人都是自私的
  • 独立意识生命体:说到底这就是一个人性与社会博弈的结果而已。
    善良的人不少没有,只不过当他第一次行善之后突然他不但不能获得回报反而会牺牲自己的利益。
    然后,善良的人无法适应这个社会,被逐渐的淘汰了,只有那些会保护自己的人存活了下来。
    以前我在某个地方看到一段话,古时候处于打猎状态时,勇士会外出打猎,而胆小的人只能留在居住地,然后,勇士遇到危险,挂了,那些胆小、谨小慎微的人反而存活了下来,成功繁衍后代,基因得以流传,而那些勇士就这么结束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梨笑: @独立意识生命体 还真是这么回事。不要试图与人性作斗争。而是理解并接受,同时予以防范。无论怎样的善良,总要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才能更多更长远的将善良延续下去。
  • 3584e7d1346e:在善良泛滥的土壤里,滋长了一些好逸勿劳的垃圾人,同志们,请你们擦亮你们的眼睛,把善良发挥到极致。这种现象也说明不管在什么年代,公检法有它们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孜拾遗忆:不过保姆和蛇不一样!但文章还是起警醒作用的
    梨笑: @孜拾遗忆 嗯,她俩的共性是本能的恶
  • 茄子在哪里:那个保姆真的太特么恶心了
    梨笑: @茄子在哪里 优点还是挺多的😂😂
    茄子在哪里: @梨笑 我最大的优点,就是不给这种人机会,哈哈
    梨笑: @茄子在哪里 唉,这种人其实挺多,只是缺少爆发的机会
  • 佐麦丐:如何附旧文,这是我想学的!
    梨笑: @蛤蟆大人 收了😂😂
    佐麦丐: @梨笑 感激不尽,只能以身相许!😂
    梨笑: @蛤蟆大人我也是摸索的,不知有没更便捷方法。
    把旧文点击右上角三个点,上有分享二字,点击,下面复制链接,复制好。新文编辑时,下方编辑栏中间有个小圆中间有三个点的,点击添加链接,将链接复制在下方,上方添加文名 @蛤蟆大人
  • b17f394994cf:问题的关键是对度的把握
    梨笑: @云雾缭绕之 是的😊
  • doooooo:不明白 这道理说的就像是你手机被偷了 却被人指责说小偷为什么不偷别人专偷你 为什么不指责偷盗这种行为 反而是错在你?
    aef478fe0384:@doooooo 小偷偷你手机,你有机会去思考吗?然而帮助别人这样的事情,是可以思考的。看清楚文章主题先
    梨笑: @doooooo 再仔细读一遍😊
  • 田觅:精辟。最好的帮助我,还是授人以渔,从心灵去换起他人的力量……。说得太好了。
    不支助懒人,这是基本底线。
    梨笑: @田觅 对!帮助要慎重
  • 日落西斜:喜欢
    梨笑: @善良的傻瓜 谢谢
  • 涵秋_cc56:你说的太对了,不能打破规矩,给予要符合常情,否则大家都累。我经常会说朋友间借钱也要先惦量下这关系值借多少钱,这年头借钱给别人的时候脑子一热出去了,要回来时可能得失眠好久,结果不一定如愿。
    梨笑: @涵秋_cc56 什么都要掌握分寸啊
  • 有灯火处就有力量:从心灵去唤醒他人的力量~好!
    梨笑: @爽兮爽 没有觉醒与懂得感激,付出只会换来心伤
  • 四爷_3932:人性的劣根描述的淋漓尽致。
    梨笑: @四爷_3932 谢四爷!
  • 浪歌浅尐:救急不救穷,雪中送炭
    梨笑: @浪歌浅尐 对!还要点到即止!
  • 半夏微凉歌弦音: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感慨颇多。希望更多的朋友读到你的文章,引以为戒。
    你的善良,要留给那些懂得感恩的人!而不是那种将你的善良接受的理所应当,且会欲求不满得寸进尺的小人。付出,得遇上对的人! 
    梨笑: @半夏微凉歌弦音 是啊!往往善良的人就是少了这份理性的辨别
  • 若水_086:很有见解的文章!👍👍👍
    梨笑: @若水_62ac 😊这忘恩负义的事见得太多,呈现出的不过冰山一角

本文标题:杭州案思考:蛇从没变过,是农夫打破了规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pk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