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和尚这一职业便在开始流行起来。但是,在封建时代选择出家做和尚大多也是无奈之举,毕竟青灯古佛哪有人间欢快?当然,也不能小瞧和尚。古人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所以和尚也不例外呀。纵观古今中外,如果帮和尚们排个名,我想有个人肯定是名列前茅的,那就是赫赫有名的朱元璋。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朱元璋绝对是个屌丝逆袭成功的典范。中国有句古话叫英雄不论出处,仔细想想,似乎这句话还真是为他所写的。倘若要论背景,朱元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赤贫阶级,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受人间疾苦。为什么这么说呢?
朱元璋,出生于元朝天历元年,即公元1328年,濠州钟离人,算是汉高祖刘邦的邻居吧。都说投胎是一门学问,可老朱就偏偏没有钻研透这个东西,一不小心投在一户贫苦人家。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原名重八,他老爸叫朱五四。仔细一瞧,这些名字实在不敢恭维,好歹名字也是一个象征啊。中国人自古对名字有特别讲究,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个家庭真的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哪有心思理会。而众所周知,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汉人根本没啥地位可言。至于经济文化方面,他们也是搞得一团槽,所以更不可能有啥扶贫这类似的好事儿啦。
天生人必有路。想活命,必须想尽一切来谋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呀!老朱的童年还是比较悲惨的,他小小年纪就给地主放牛,勉强混一口饭吃。但是好景不长,在1343年,他的家乡发生了旱灾,第二年有出现了蝗灾和瘟疫。祸不单行呐,短短半个月他的父母和大哥就永远的离开了他。可以想象,这种打击是多么的大,更何况他还是个孩子,我们该为自己生长在一个太平盛世而庆幸。无奈之下,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去皇觉寺出家当了和尚。当然,一心向佛是假,活命却是真。
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或许说的就是朱元璋这一类的人吧。他寺里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还受到老和尚斥责。不久,当地闹饥荒,寺里得不到施舍,住持只好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这样,年仅17岁的朱元璋才也只好离开寺院托钵流浪。他这一流浪就是三年,吃了多了苦也只有他知道。不过,他虽然没文化,但是头脑还算精明,在流浪过程中长了不少见识,这为他以后的人生奠定了不少基础。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些就是他的童年和少年,简直是一部辛酸史,令人潸然泪下。但是时势造就英雄,不安分的他恰恰遇到这个乱世。至于他大展宏图,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那些都是后话了。
最后得简单说说,论文采,老朱比不过秦皇汉武;谈风骚,老朱赢不了唐宗宋祖;看长相,老朱也拼不过潘安卫阶。而老朱建立的大明王朝也不赖,不逊于任何一个时代。明朝三百年,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事实证明,成功和背景、长相好像没多大关系。一个人真正的改变来源于不平凡的心,不甘平庸的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