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今日看点
论主流观念的裹挟原理

论主流观念的裹挟原理

作者: 青山遥也 | 来源:发表于2016-08-08 18:35 被阅读273次

    以下是对叙述这类社会现象的原文的复制:


    为什么中国男性不绅士、不担当呢?因为在青少年时期所有人都在把他人往自己那个水平拽。你要显得儒雅一点,吟诵几句诗,别人要说你其实没墨水、是装逼。你若面对师长表现的尊敬,别人要说你是讨好、是装逼。你若要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或是怀疑,别人要觉得你是在表现、在装逼。你要是对女生表现得尊重亲近,别人说你是娘炮妇女之友、是装逼。你若在用餐时显得斯文优雅,也同样要被说装逼。你若对博物知识充满向往,别人会说你学这些没用、是装逼⋯⋯

    总之,对美好的词句的偏爱、对师长的尊敬、对独立人格的愿求、对女性的尊重、对礼仪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求等,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都能被贬低成装逼。

    把粗鄙低俗当成交际的通行证,把脏话连篇美化成真性情。如果这样的环境能培养出高雅修身、敢于担当的绅士,那才有鬼了呢。当然确实有这么鬼才的人,实在不多。而我也只是粗鄙中的一员,一个普通的受害者。

    最可怕的是,绝大多数人都在用语言暴力和冷把同龄人拉下水,生怕他们比自己优秀,逼着别人和自己一样活的不堪。至于为什么不是优雅同化陋俗,只因下坡容易上坡难。


    原作者对于这类现象的观察可谓是细致,行文也很工整,虽然是抱怨,然而文章很冷静,这为我的思考提供了很大便利。只是可惜的是只给出了事实和结论,并没有解释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它的本质,而且结论是片面的,也不是很有说服力(从经验中归纳的结论一般不能承受稍微深入的批判,虽然很容易被人接受-而且是越偏激,越反传统,就越容易被无条件地接受)。应朋友的邀请,我写了一点论述性的东西来解释它。希望可以禁得住质疑。

    本文虽然运用的理论不那么深奥,但也有一些名词需要各位特别注意。这些名词是关乎以下三个主题的:

    一、符号与解释

    二、社群与认同

    三、语境

    看上去好像是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专有名词”,但只要联系上下文就不难理解,即便是根据经验理解也不难。因为本来就是十分浅显的词汇。

    我准备以一种递进的结构完成本文,而不是写一整篇文章去讨论这种现象,把解释融进讨论之中。因为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释这个现象,顺带做一些社科知识的普及,而不是评价这种现象。

    加之我假定所有读者都是从未接触过上述三个主题所涵盖的知识的人,因此我准备一边介绍这些知识,一边从对这些知识的解释中引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逐步地揭露它的本质,说清楚造就了这种现象背后的那些合力分别是什么,最后再做一个简短的总结。虽然总结中有着大量的专名词,但是由于之前的文章已经逐一解释了,所以假如诸位读者再进行一次回顾的话,理解那一段总结并不算太难。

    最后,每一部分的标题都是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概括,是有助于理解那一部分的内容的。


    一、个体的诸多行为是一个个的符号,而对符号携带着的意义的解释则是不同的。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在于解释者的经验(experience)与解释时符号存在的语境。

    1.什么是符号?为什么个体的行为可以被视作符号?

    从符号学的抽象定义出发,符号就是“携带着意义的感知”。任何东西,只要当它被人“感知出某种意义”(此即解释行为),就成为符号。例如v字手势,就是一个符号;一幅油画也是一个符号;沙发上的葛优躺也是一个符号。符号是用来表达、传送和解释意义的。意义只有靠符号才能表达。因此,也可以说,能表达、传送和解释出意义的东西,就可称为符号。

    因此,吟诗、道谢、在餐桌上表现得优雅、对师长表示尊敬等等行为,就可以视作符号。当它们被解释的时候就成为符号。

    例如,v字手势表达胜利的意义,而优雅的举止传达了“这个人很有修养”的意义(不考虑语境的话)

    2.什么是符号意义?什么是解释行为?

    符号的意义,并不是客观存在于符号之中的,而是来自于特定语境下的具体解释。因此,符号表达意义,是一个开放的过程。由此产生了符号解释的诸多歧义。

    例如,一个人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可能被解释为“这个人死掉了”,也可能被解释为“这个人很累,躺在地上就睡着了”。

    同样地,道谢的行为,可以解释为善意,也可以解释为装逼。这取决于解释环境与解释者自身,而符号发出者的意图无法决定最终的解释结果。

    (实际上符号意义传达要经过“发出者的意图”、“符号自称的携带意图”、“解释出的意图”三个过程。只不过前者被后者轮流取代,最后落实的是解释意图罢了。)

    解释行为受许多条件的影响,但主要影响解释行为的,是符号存在的语境与解释者的经验。

    在西餐厅的优雅举止,与在学校食堂的优雅举止,被解读出的意义完全不同;一个小学生和一个高中生对待这篇文章,甚至几个高中生对待这篇文章,解读出的意义也不相同。

    (此处的相同,也包含价值判断大致相似而细节上有所不同的情况。)

    但是,并不是说这样就可以将责任归咎于某一个体的特殊经验上。恰恰相反,正因为人担当了解释者的角色,而人必定生活在某些社群之中,因此我们必须将目光放在社群那里。因为社群对于其成员的行为的影响,是远超乎普遍认知的。

    二、社群的形成来自认同,而社群对成员行为的影响也来自认同。社群的主流价值观就是这样形成的。不同社群对于人的意义强弱是不同的。为了取得指示符号的证明,人们服从主流观念。于是形成了社群对成员的胁迫。

    1.社群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

    最简单的理解,是将社群理解为圈子。也就是口语中的圈子。实际上本文讨论的社群,基本上就是指圈子。为了叙述的规范,我一概称之为社群。

    一切社群的形成与社群自身的新陈代谢,都依托于认同。社群的形成源于认同。而认同又是依赖某些符号来完成的。

    例如,“东北人”这个社群,主要地来自地缘认同,一群生活在东三省的人自称“东北人”,就是社群形成的标志。

    又比如,高中生有时会说“我们高一”、“他们高二”之类的话,这就说明“高一”和“高二”也是两个社群。这两个社群的形成,来自于身份的认同,即一些高中学生认同自己是高一学生、或高二学生,社群就形成。

    而社群的新陈代谢,即成员的流动,也是依靠认同。中国人到了法国,即使自认为法国人,法国也不会承认他是这个社群(国家)的成员。除非是移民,这样他就成为国籍上的法国人了。这是社群对于他的认同。

    由上述,社群的形成,主要地是由各成员的自我认同决定的。也就是成员对自己的认同。而社群自身的新陈代谢,就是社群对于每一个个体的关系,主要地是由社群认同决定的。也就是社群对成员的认同。

    btw,一个社群并不就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它的内部还存在着许多子社群,如同集与子集的关系一样。

    2.影响一个社群对于某个成员意义的普遍因素是什么?

    不同的社群,对于一个人的意义是不同的。这就影响他在社群中进行活动时的权衡,进而最终影响他在社群中的行为。比如说,我在学校的行为,和我在贴吧里的行为,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我有着不同的权衡。就像是演员拿着不同的剧本一样。

    那么,什么影响一个社群在我们心中所占有的意义的权重呢?首要因素是成员与社群的利害关系。次要的因素,如认同的形式、个体差异等,本文就不作阐述。

    (提一嘴,认同形式越小众,社群也必然越小众。比如古风圈依靠的认同形式相对于诸多地缘认同而言是小众的,那么它这个社群自身也是小众的。小众社群,往往表现出排他性。这是因为取得社群认同,所需付出的成本较高的缘故。)

    这里说到的利害关系,是指物质与精神上一切利害的加总。利害关系越强,社群的意义权重就越高,成员也就越表现出对社群的依赖,社群对其施加的权力也就越大。

    如何判断某人对某社群利害关系的强弱呢?一个很粗略的办法是通过观察他在社群中活动的频率高低来间接得出此社群对他利害关系的强弱。但这个方法不太准,因为即便一个高中生确实频繁地在学校活动,也不一定就能说明学校在他心中权重很高。但若想精确地判断利害关系,就必须综合他的个人性格,思想与其它种种因素。

    所以,在这一点上讲,几乎是没有什么通用公式的,个体差异性非常大。

    3.社群中的主流观念是怎样形成的?

    让我们设想一个主流观念尚未形成的原初状态。这时社群中每一个成员都不清楚他人的意志,也不受那尚未出现的主流观念的影响,他的行为所依据的,只有他自己的意志和他所预想的他人可能的反应。但因为他此时还不清楚他人的一般意志(因为还没有经验过),所以初始的行为,一般是从个人意志出发的。

    面对一个公共事件,每个人都会做出自己的判断(也就是对诸多符号构成的符号文本进行解释的行为,我这里使用日常词语简化叙述)。因为判断这个行为,只要不公布,就是完全的涉己行为,因此人们在原初状态下做出判断的依据,就是自己个人的意志。

    而当诸多判断进入公共领域,那么就必然出现许多主旨一致的相似判断聚集为一个或几个多数判断(通常是一个)的情况。多数判断的形成基础,是价值观念的相似或相近(假设的原初状态中,多数判断只有量的叠加,不存在质的差异。因为每个人都不清楚其它人的身份)。

    因为判断行为是不断发生的,而不是一次性同时间发生的,因此就会出现二次。后来的二次判断就会受多数判断的影响。有一部分不自觉地向其靠拢,这是多数人常见的放弃思考,选择立场,节省判断成本的举动。

    而当多数判断经历一定的积累,比例占据到掌控了话语权的时候,后来的判断就要受其裹挟,最终形成了一个主流判断。

    而当人们不断地重复上述行为时,一个由众多主流判断构成的主流价值体系也就逐渐形成了。这个体系,我们称之为主流观念。后来者服从这个价值体系,做出与其大体一致的判断的行为,就称为被主流价值所裹挟。

    这种情况,与微博用户对公共事件的判断活动是相似的。

    但是,裹挟并不总是包含着“胁迫”的被动含义,因为这样说,仿佛是把责任都推给社群的“多数人”,而社群的成员个体完全无辜一样。但实际上,有许多人意识不到这种裹挟,许多人主动拥抱主流,许多人不得不选择妥协。这三类人,与社群,与每个成员,都是一样的卑劣和高尚。

    上文所叙述的情况,是从一种理想状况进行的普遍性推理。是主流观念形成的一般最简模式。实际上,主流观念的形成过程,还掺杂着诸多因素的作用,如精英话语、权威、公共领域的封闭等等。但是,最终它依然是遵循多数裹挟少数的规律,区别只在于“多数”的形成方式不同罢了。

    4.为什么社群成员非服从主流观念不可?

    第2点中提到,利害关系直接影响成员在社群中的行为。

    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在大多数时候,人作为社群成员而在社群中做出的行为,不说为自己增加利益,但至少也必须保证自己不受损害。

    而服从行为的普遍目的,就是保证自己不受损害。

    这种损害,往往来自社群主流观念的认同者,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多数派。

    (需要注意的是,“多数人”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群体,它的成员是时常改变的,可是多数人是永远存在着的)

    一般情况下,多数人造成的损害,往往就是社群对少数人的损害。因为很多社群很大程度是由多数人把控的。例外的社群如学术社群,因为派别太多了,而且认同的形式也更复杂,成员的行为也有着更多的权衡。

    社群能施加与其成员最简单直接,也是最频繁的暴力是什么呢?这就是社群对于成员的不认同。社群对成员的不认同,是社群的天然权力。因为成员之为成员,就是来自于社群认同。社群可以赋予其认同,当然也可以取消其认同。这是社群权力的来源,不认同的强表现,就是排挤。

    为什么成员非要获得和保持社群认同不可呢?因为社群的认同是赋给个体一个本社群特有的指示符号的行为。指示符号的作用,就是直接地证明“这个人作为我们社群的成员而存在”。(实质是多数人同意个体作为社群的成员而存在)如果失去了认同,就失去了指示符号,也就失去了作为这一社群成员的存在资格,进一步就失去了在社群中正常活动的权利。而“社群的正常活动”,很大程度上就是与社群中其它成员的交往互动的活动。

    当然,假如某社群与你的利害关系很弱,那么,即便是它不认同你,也不会对你造成多大损害。于是你对此社群的行为便不会有什么权衡(大不了退圈嘛,贵圈真乱),你也就很难受裹挟了(当你与主流观念不一致的时候)。

    但是,假如是一个与你利害关系非常大的社群呢?比如学校,比如班级?

    设想一下你被所有人排挤,边缘化的孤独和耻辱,以及那之后的种种。真的是相当可怕的事情。

    所以你才会权衡自己行为的利弊,在多数时候选择顺从主流观念,或者沉默不语……你对社群的损害和社群对你的损害,是完全不对等的。

    三、语境是社群行为、心理、语言的集体习惯的固化形态。而集体习惯来自对主流价值体系的遵从。

    人的绝大多数的行动是由意志指导的,而指导社群中成员的行动的意志,则多半来自主流价值体系。

    同一行为长时间重复多次就成为习惯,而集体的习惯则是社群集体在同一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形成的。

    集体习惯,当它不断存在并占据主导,就渗透到社群各个公共领域,固化成为语境。

    例如说,数学课的语境是严肃,沉闷,那么在数学课上朗诵英文诗歌,就是一个不合语境的不和谐符号。

    但是,楼上十二班的数学老师喜欢带着大家朗诵英文诗歌,所以,朗诵诗歌的行为在这里就不成为不和谐的符号。因为每个社群的集体习惯都是不同的。

    然而,十二班有几个同学不喜欢这种行为,但他们不能公开表示,只能私下里说数学老师上课扯淡装逼。这是对同一个符号的不同解释,他们私下的行为,也不涉及到社群,因为私下的言行不进入社群的公共领域。

    对于出现在公共领域的不和谐符号,社群的成员必须表态或沉默。虽然有时也会强制表态。

    四、结论

    本文开头所述社会现象,其表现概括起来,乃是一个符号在社群的某一语境中被人依据当前语境做出“符号意义不和谐”解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的解释行为,依赖于个人经验与当前语境,实质上是依赖于主流观念的判断。

    为了维护社群认同,他必须表现出与主流观念一致的样子,而具体表现则因个体差异性而有所不同。

    所以,吟诵诗歌、尊敬师长、援疑质理、尊重女性、用餐优雅、博物知识等就成了装逼。因为这些符号在那些社群的语境中,被主流观念解释的体无完肤了。

    在那些社群中,诗歌是装逼用的,师长是用不着尊敬的,上课只要听就够了,问问题又麻烦又吵,女性都是弱势的,刁蛮的,受男性主导和掌控的,尊重她们岂非多此一举,吃饭就正常吃,西餐厅才要这么啰嗦磨叽,博物知识又不能提高分数所以没有卵用……

    你问我:为什么不是优雅同化鄙俗?

    我说:依据这个结论,鄙俗可以同化优雅,优雅也可以同化鄙俗。只不过,优雅是另一些社群的主流价值,是另一些社群的语境。在那些社群中,少数人同样被裹挟:表现得不够优雅大方,就要被嘲笑,被排斥,乃至失去认同。

    而你,只不过是还不够优质,没有获得社群认同而已。甚至可能对那些更优质的社群闻所未闻。

    所以还是好好学习吧,不要学我花十几个小时写这种东西。( ̄∇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主流观念的裹挟原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ur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