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爹忽然就感慨了:唉……到明年今天(9月10号),我就是从教40周年了,这40年的教书匠当的,憋屈!提气儿!
爹这辈子有个顶大的憾事——没参加过高考。爹说:在高考考场上摸爬过的人都是英雄,我不是英雄,也一辈子当不了英雄了。说完便眉头紧皱着一口一口的抽着手里的半截子烟蒂。迷雾阵阵中,我分明看见了爹的无奈和懊悔。
爹是家里的老二,用奶奶的话说:老大宠、老三娇、中间老二不占光。爹打小就孝顺,从不会违背爷爷奶奶的意思;爹打小就心细,会洞察爷爷奶奶脸上的无奈;爹打小就学习拔尖,却也恨透了自己如此的出类拔萃。
爹十七岁那年,村中心校的校长“高缺阴”(缺阴是黄骅方言土话,形容一个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看上了还在念高二的爹,他满脸堆笑的找到爹:二子呀,别念了,先别说考上考不上,即便考个大学又有个屁用,早晚给人当陪衬,下学当老师吧!这会子民办老师老吃香嘞……没等他念叨完,爹就断然拒绝了。当时爹的同学说爹傻,这么好的机会不抓上,后悔一辈子。爹眼望着远方呢喃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爹的同学也不恼,因为他们根本没明白爹在嘲讽他们没志向,又或许他们乐得看爹摔的惨兮兮的样子。这“高缺阴”也是真缺阴,挖空心思要把爹拽下来当老师。也不知哪个更“缺阴”的给他支招说爹孝顺,何不“曲线救国”。“高缺阴”拎着好玩意儿找到爷爷奶奶,据说又是比划又是白话了一晌午,奶奶是个守家在地的农村妇女,遇事从来没主意全听爷爷的,爷爷抹不开面儿了,把大腿拍的老响:“行了,你甭管了,我儿子的主我做得了,教学(xiáo)就教学(xiáo),拧个啥!”“高缺阴”笑嘻嘻地说爷爷奶奶明智,说今后一定好好提拔爹,爹定能给老韩家光宗耀祖。爷爷高声喝了句“滚”,权当送客了。后来听村里人说,那天晚上爹第一次顶撞了爷爷,爷爷第一次打了爹,爷爷瞪着眼盯着直撅撅跪在地上的“不孝子”,丝毫没有回旋的余地,爹长啸一声,咚咚咚给爷爷奶奶磕了三个响头,便跑了出去,一夜未归。谁都不知道那个漫长的夜爹是怎么熬过来的,谁都不知道那个执拗的要高考的爹是怎么回的头,只知道第二天一大早爹回班收拾了书桌,从此成了一名的受人敬仰的人民教师。
虽然有千万个不情愿,但爹也清楚地知道“教师”二字的意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爹踏踏实实的教书,清清白白的做人,也没放过任何一次进修的机会。但爹终究没能踏进高考考场——那时明文规定,民办教师终身不能参加高考。爹知道自己这辈子注定与高考无缘,所以铆足了劲儿教书,把一批又一批学生送进了高考的考场、送进了高校的大门,每次爹想到他的“孩子”都一脸幸福,每次爹说到“孩子”扬眉吐气了都激动不已,每次爹听到“孩子”过得不好都偷偷流泪,待我发现时就固执地说“风大,眯了眼”。儿时的我始终不明白,没风没沙的,爹咋这么爱眯眼睛?
直到后来,我也站上了讲台,成了人们口中的“师二代”。认识爹的人都说我在讲台上的样子像极了爹,爹说是遗传,而我却固执地认为是爹的言传身教。事实上,爹从没教过我如何为人师表,也从没告诉过我怎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只是单纯地爱他的“孩子”,发自肺腑的爱,他只是单纯地把教育作为终生的事业,不求回报,他只是单纯地把自己的憾托付给他的希望们,永远无法圆的憾。现在,我也会跟爹讲我的“孩子”,也会讲他们是我的骄傲、是我的希望、是我的圆梦者,每次妈都说我提到“孩子”的样子更像爹,爹笑呵呵得说着“闺女儿比我漂亮”,却总不忘拍拍我的肩,抑或笃定的点点头……
今早出门时,爹忽然追出来拉住我的手:闺女,爹老了,但爹在讲台上没站够,以后爹怕是没啥机会上讲台了,这根接力棒爹就交给你了,别给爹丢人,记住了吗?
“诶,记住了!”
“大点声!”
“记~住~了~”响彻云霄。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44386/6e8893eca55e7f2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