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月而食:沈括眼中的月食

作者: Elleee | 来源:发表于2018-02-03 13:00 被阅读17次

    提及《诗经》,你想到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

    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还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熟悉了这些“风雅颂赋比兴”,殊不知这本诗歌还同样记载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月食记录

    “彼月而食,则维其常”,写的是发生在公元前776年的月食。而那个时候,日月食始终与灾异相连,是“告凶”之物。

    但这丝毫没能阻止大家对月食的热情。

    从春秋到清末,我们的祖先留下了一千一百多条的月食记录

    那接下来,就该说说我们今天的主角“梦溪丈人”沈括了,生活在科技的巅峰时代宋朝的他不是第一个解释日月食的人,但绝对是一个学霸到让人膜的大神。

                          学霸沈括

                    (图源来自网络)

    在他堪称百科全书的《梦溪笔谈》中,有三条直接和日月天象相关的记载:

    这一段是对日、月形状及月亮发光原理的介绍:日月为球形,且月亮是通过反射太阳光来发光的。可谓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但如果只有这点程度,沈括还不足以被称为学霸。

    跟着他,我们能弄明白这一次“超级蓝血月全食”的原理。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分解一下这个看着超级长听起来超级炫酷的名字:超级蓝血月全食,是指超级月亮、蓝月亮、月全食三个天文现象同时发生后形成的景象。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沈括对日月食的介绍。

    黄道,古今同义,说的是太阳在天球上运行一年的轨迹,这个轨迹同时是地球公转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月道,如今多叫做白道,是月亮在天球上的运行一个月的轨迹

    无论是黄道还是白道,它们的轨迹在天球上都是一个大圆(即圆心与球体的球心重合/圆的半径等于球的半径)。由此,两圆相交,产生了两个交点。

                黄道白道的原理图

                  (图源来自网络)

    图中灰色的图层是月亮的运行平面(即白道),黄色的图层是太阳的运行平面(即黄道)。

    而两个平面间的夹角便是沈括笔下的“小差”,经过现代科学技术的测量计算,小差的具体数值是5°09'

  在这里,沈括没能提及一个有意思的巧合:从地球上观测,太阳和月亮的直径(即视直径)是相同的,均为半度。(大家可以想象一个巨大的量角器来帮助理解。)

                        量角器

                (图源来自网络)

    这里的“同一度”、“正一度”形容的都是地、日、月的位置关系。

  “同一度”指的是黄经相同,即月球运动到了太阳和地球之间,而三者在黄道面上的投影又处于同一直线位置。这是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

  “同一度”事实上就是这一天(农历规定朔为初一)。

                    日食原理图

            (cr to 《基础天文学》)

    当地球处于A、B、C三个位置时对应的分别是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正一度”指的是黄经相差180°,即正对着的方向,所指的是月球钻进了地球的影子里,得不到太阳光直射。这是月食发生的必要条件。

    “正一度”事实上就是这一天(一般是农历十五)。

                      月食原理图

            (cr to 《基础天文学》)

    因为地球的本影远比与月球大,所以月全食发生的机会大于日全食,同时时长也更长。

    沈括将日食称为“日为之蚀”,而将月食称为“小亏”,说的是两者现象的不同。

    蚀,会意字,意为亏损。日全食时,月球会将太阳的大部分光挡住,只露出最外层的日冕。在我们看来,就是天瞬间黑了下来,也看得见星星了

    那么何为“小亏”?月全食发生时,地球大气折射阳光照亮月面,其中红光波段大多数被折射,而其他可见光大多被散射,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月亮并未完全消失,而是会发出红铜色的微光”。这也是大家所困惑的为什么月全食仍能看到红色的月亮的原因。

                      月之小亏

            (cr to 蒋宇航 北京

【超级月亮应为近地点】

    事实上每个月的朔、望,日月地都会在黄道面上共线,即“同一度”,而因为黄道面和白道面不在一个平面上(有5度多的小差),所以不会发生日食或月食。

  只有当日月地共线,又日月恰好运行到黄道与白道的交点,即月球运行到了黄道面上时,日食或月食才会发生。

    沈括介绍的日月天象还有很多,这里选取的不过是少数片段,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在《梦溪笔谈》中发现更多: )

    所以说到底,超级蓝血月全食的罕见在于它凑齐了超级月亮、蓝月亮和月全食三个现象,150多年的周期,可谓是有生之年系列了。

相关文章

  • 彼月而食:沈括眼中的月食

    提及《诗经》,你想到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 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还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 月食,月食

    月食,月食,那是月食披好我纯白洁净的外衣抱着我的零食我的小脚丫一登地就飞上了月空 月食,月食,那是月亮的大门我要去...

  • 三十三日

    古人云:“三十三层上青天。”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

  • 与Mary Chan的第一次占星

    2019.5月-2020.4月 心智和能量转化、变化的过程。 2019.7.17月食 海王星25度。代表生命更深层...

  • 摇滚七月

    此刻,我们已经迈入了七月的能量,首当其冲的就是7月5日凌晨的月食能量接入口,也是我们三日食通道的最后一次月食,这能...

  • 给你看我眼中的月食

    2016年8月开设了自己的个人公众号,当时还只是叫“岁羽翙”,只是为了抒发自己的一些所感所想和伪文青的鬼哭狼嚎,后...

  • 《诗经》193-2小雅•节南山之什•十月之交(2)

    《十月之交》是一首政治怨刺诗。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

  • 阳春三月食韭菜

    阳春三月食韭菜 焦小桥 在北方,冬春交替这一季节如分娩前的阵痛。春风拖着冬的尾巴不时地嚎叫,冷热气流赤膊上阵,暖阳...

  • 四月食之桑椹

    提起桑葚,就会忆起儿时,田野里、河道边,那一树树桑叶,是自己那心爱的蚕宝宝的美食,而那一串串紫红色、酸酸甜甜的桑泡...

  • 四月食春笋颂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 无数的春笋生满竹林,不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彼月而食:沈括眼中的月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se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