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为,无论土地投资,还是商品房买卖,都是一种经济行为。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经济行为应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然而,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并由此导致影响到社会生活,产生社会问题,比如,商品房过度投机影响住房合理需求等等。
因此,自2022年下半年后,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思路似乎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1、房地产可以在“三条红线”范围内融资,但坚决反对过度金融化
所谓“三道红线”是指:
红线1: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
红线2:净负债率大于100%;
红线3:现金短债比小于1.0倍。
房地产领域“三条红线”出台,为房企融资划了三条红线,房企融资如果触碰这三条红线,将不得新增有息贷款。
那么,为什么要坚决反对过度金融化呢?因为过度金融化,房企金融杠杆过高,会产生金融风险,损害很多人包括购房者、房企上下游供应商的利益。
典型例子就是很多老百姓购买房子后,因房企债务违约导致项目烂尾,老百姓不仅拿不到房,还有可能会继续偿还银行按揭贷款,这对于社会和民生的影响可能很大。
因此,对于过度金融化的房企,调控政策一直没有变。
2、满足合理住房需求,但坚决打击投资炒房
进入2022年以来,为了满足合理住房需求,很多城市更是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
比如山东菏泽、江西赣州、重庆以及广东佛山非限购区,对于刚需首套客户,首付降低到二成;
又如河南郑州,对于首套按揭贷款结清的改善型购房人,房贷政策可以按照首套来执行。
当然还有其它措施,如降低贷款利率、对于城市引进人才进行购房补贴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很多人看到房地产调控似乎松绑,因此认为ZF开始救市了。其实不是这样,而是ZF调控房地产的底层逻辑变了。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告诉了我们,对于投机炒房,ZF的态度一直都没有变,因此即使房屋销售持续下降(特别是二手房销售),二手房指导价政策一点也没有松动。
有人问,2022年2月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只有823套,破十年来新低,二手房指导价会不会松动?我个人认为,这个可能性不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