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号之后的这一周,相信你的朋友圈正在被《你的名字》不断刷屏。
有晒电影票的,有发情侣自拍秀恩爱的,有发恶搞海报的,我还在朋友圈转了一篇叫《南方电网版你的名字》的文章。(虽然我看不见你,但我知道钢芯铝绞线那边就是你!)
微信其实是一个非常封闭的系统。从公众号的关注制度,到朋友圈权限,这些功能都把微信用户分成了一个个群体,除了某些可以营销的文章、活动,很难出现两个不同圈子中的人同时在朋友圈讨论同一件事的情况。
《你的名字》做到了。
你没有在地铁中看到电影的大幅海报,只是看到了无数张恶搞海报。这是一场无比成功的口碑营销。追本溯源,是《你的名字》戳中了人们的痛点。
一两个月之前我就在网上看过这部电影(低清水印广告版),然后在豆瓣上打个5星。2号又去电影院看了一遍。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爱情电影,而且是穿越时间、空间、生死的爱情,再加上二次元属性、美如画的画风,歌颂爱情再合适不过了。
二次元和爱情之间有一些天然的契合。
记得电影后半段,在三叶身体里的泷骑着车子往湖边跑的时候绊倒了,磕到了脑袋而昏厥过去。醒来过后,泷又慷慨激昂地站了起来,接着往山顶走。
这样热血而执拗的情节,只有在二次元的世界中才能呈现。因为二次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真实,换句话说就是单纯。同样的情节如果放到三次元世界,一定被打呼“太假了”“狗血”,带上了二次元的属性,就给了观众安慰——没关系,这是动画片,你可以暂时放弃对幼稚的批判,和男女主人公单纯下去。
这就是这部动漫电影如此叫好的核心原因,它允许我们保留对爱情的幼稚向往,因为幼稚,所以追求的过程义无反顾。
这也是二次元最大的魅力,它能给人们一个躲藏的空间,让人们放心地幼稚一会儿。
三次元的世界不缺乏对各种形式的爱的探讨。同性的,异性的,朦胧的,刻骨的,浪漫主义的,功利主义的,都有。《你的名字》就是退回到了爱情最初的起点,出去现实的粗粝,用线条和色块滋润我们对爱情最美好的向往。
我印象最深的是影片的最后,他们走在一起的最后一关。他们在楼梯相遇,在马上要错过彼此的时候,男生勇敢地迈出了最后一步。
我想说,这个结局是固定的,必须这样做,一定会是大团圆结局。
大众口味的二次元注定不适合表现过于现实的东西,如果电影最后他俩谁也没搭理谁,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至少爆降2分。除了大家本来就不喜欢悲剧,还因为如果连动漫的结尾都透露着“我们终究还是被现实打败了”的气氛,那这个世界真的没啥意思了。
穿越了时空的追逐如果最后输在了被拒绝的危险上,那在感情上实在是太伤元气。
不过是男女哪一方先开口,却是值得讨论的。
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按照传统观念当然是应该男生主动,男生先开口,把被拒绝的危险留给自己。可是如果女生先开口,是不是主题能被更好地表现呢?反过来想,观众会不会因为这不符合直观印象而不接受,甚至产生泷太冷漠的感觉?
这个问题如果展开说会涉及很多方面,恋爱观啊,男女平等啊,不过确实有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