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社会热点今日值得看
上海某外企高管失踪——抑郁症一直离我们那么近

上海某外企高管失踪——抑郁症一直离我们那么近

作者: 霖筱筱 | 来源:发表于2017-02-22 22:15 被阅读304次

    1

    昨天在微信群里,我们就一则新闻讨论开来——

    《外企高管失眠一周后离家失联》。

    上海某外企高管余辉,45岁, 2月19日凌晨,在失眠一周后,他带着医生开的两盒安眠药离开熟睡的妻儿,走出家门,就此失联。

    报道说:

    余辉在一周前突然陷入失眠,整整三天他一分钟都没合上眼。就医后,服用了医生开的安眠药,效果也不好。一周没睡着的余辉不止一次的向家人诉说失眠的痛苦,并表示自己扛不过去了。
    他的家人表示,十几年前,余辉曾经得过一场血液病,但经过治疗,已经得到控制,并且他一直锻炼,每天坚持跑5—10公里,近期体检,显示身体一切正常。出走前一天,余辉还曾分别问过自己的妻子和10岁的儿子:“如果没有爸爸,行不行?”但没有引起家人的重视。
    余辉在离开的时候,分别给自己的父亲、妻子、妹妹发送了微信,言语间透露着绝望。在给自己父亲的微信中,他这样写道:“爸爸,儿子不能尽孝了,连续一周睡不着太痛苦了,我走了!妈妈那边我就不说了,请善待我的妻子和儿子,我爱他们,但没办法了。儿子昨晚是和爸爸睡的,我半夜起来,他们不知道。他们想救我,是我自己认命了……”
    上海某外企高管失踪——抑郁症一直离我们那么近 文末有网友认为他很可能患上了抑郁症。

    2

    抑郁症,这三个字,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恐怖的词语。

    每次看到这个词都免不了在心里暗自松一口气,庆幸当初自己走出来了。

    而在对抗抑郁症的那些日子里,是我这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经历。

    在我看到这篇报道后,我首先想起了前段时间在健身房认识的一位妹妹,主修心理学。

    以前也跟她聊过我的过去,关于抑郁症这个话题,我们的看法很相似。

    于是我将链接发了她。

    她很认真的看后,给了我她的看法。

    她说:

    单从这篇文章的描述来看,我看到的是:
    第一他心情不好,即情绪低落;
    第二,认为自己是不称职的哥哥,没有帮到妹妹,即自我评价低;
    第三,觉得对不起父母,不能尽孝,此时已经有了轻生的念头。
    从他带有负面情绪时间来讲,一个星期,并不算长。
    但是文章中并没有提及之前是否也有这种情绪和持续的时间。所以并不能判断他是否患有抑郁症。
    但是我觉得他是有求救意识的,就是在问妻儿是否一定需要自己在那里,但是没有得到回应,就会影响他的情绪。
    个人认为,家人在对待倾诉内心的不快这一事上,不要急于指责或者选择性忽略,觉得小题大做,闲着没事。
    这样很容易把人引到另一个极端。

    是啊,当一个不自信,对自己没信心的时候,就会胡思乱想,而且会极度缺乏安全感。

    正如我们常见的,每天追问对方是否爱自己,每到不开心的时候就想有人陪。

    这些说不定都是抑郁症患者最初的求救意识,确实不应被忽略。

    3

    其实当一个人情绪低落的时候,他就像个孩子,希望有人能认真听他倾诉并且给予安慰。

    当他选择开口的那一 刻起,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能得到对方的重视。

    我们可以试着像对待不懂事的孩子一样,不厌其烦的鼓励他、肯定他。

    正如余辉这样,如果当初妻子在第一次听到他说失眠后,耐心的问询是否工作压力太大?或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试着去打开他的内心,敞开心扉的聊聊,说不定在段时间内不会出现这种极端的表现。

    再引用《心理咨询师》上的一段对个人心理问题分析的概括:

    在心理学上,可把心理问题分成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
    一般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四个条件:
    由于现实生活和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原因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的,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2.不良情绪不间断的持续一个月或间断的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3.不良情绪的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4.至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时间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引不起此类不良情绪

    严重心理问题须满足的四个条件:
    1.引起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2.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的持续时间在2个月以上半年以下。3.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的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单纯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的干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4.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话。

    4

    作为一个从抑郁重症走出来的人来说,余辉的心理活动我深有体会。

    从他最初将心情说出口时起,就一直抱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在等着家人的回应,这个等待过程,也是无比煎熬的。

    倘若家人重视,自己是否有勇气去面对自身的问题?

    倘若不重视,那是选择沉默还是咆哮?

    我们每个人都有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其实不论是属于哪一种,当心理上有轻微变化时,都应该勇敢的正视。

    如果我们发现身边有带情绪的人,请多给他们一些微笑和理解,直接的让他感知到,我们重视他,并且需要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海某外企高管失踪——抑郁症一直离我们那么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cv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