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当你养成某个坏习惯的时候,你便觉得习以为常,甚至引以为豪。每次犯错的时候都拿它当理由,可在你眼中觉得很正常的事,对别人来说却是另一回事。
01.
前几天去做兼职,大家一起吃完饭准备出发,上司再三强调不能迟到,所以我们很快吃完饭便统一出发去目的地,可是一上车我才想起手机漏饭店了,所以急急忙忙赶回去拿。前前后后花了不到3分钟时间,可是因此而被上司批评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后面几天上司在工作上故意找茬,导致了这次兼职的不愉快。
其实,丢三落四似乎已经融入了我的整个生活,不知道有多少次,下课后回到宿舍才发现手机漏在教室,吃完饭手机和钱包漏在桌子上,每个学期丢三四次雨伞(后面再不敢买贵的雨伞了。。),校园卡也换过几次新的等。对于遗漏东西的频率有时连自己都会被吓到,刚开始丢东西的时候会觉得有些可惜和难过,但是次数多了便觉得算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每次都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不是觉得无所谓,是出于无奈而只能“乐观”看待,健忘成了常态,便也成了常挂在嘴边的话,“我忘记了”、“我东西又丢了”说出来像是很自豪的样子。
因为觉得很正常啊,很多人都会这样,会忘记会丢东西啊,可是,别人并不是这样想的。
后来才知道,上司故意为难我,是她觉得我漏东西这种行为很傻,她认为我这个人不可信,脑子不灵活。自然,听到这些的时候心里不舒服,觉得委屈,我只是有些健忘,凭什么以一次错误就一棍子打死呢,可是想想上司这样看待我并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不是你的家人也不是朋友,没有人有理由去习惯的你的坏习惯,你以为很正常不过的事,在别人眼中却只是不应该犯的错误。毕竟与你不熟的人看到的大多是表象,便会以他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去评价你。
我没发现的是,健忘一两次,是正常,若经常忘记,是因为自己没有真正把事情放在心上,放任自己不在乎,渐渐的成为坏习惯。
02.
闺蜜马渺渺有个坏习惯,经常不回复信息,或者隔几天之后才会回复,有时候像是人间蒸发一般。因为了解她,所以知道她肯定又在忙某件事忘乎所以。
但一次没回复,两次,三次都没得到答复时,那天我还是忍不住爆发了。我说,马渺渺,是不是我们的友谊到尽头了,还是说我说的话不重要?!谁知道她却一脸无辜,说我突然这样说让她有点懵逼。她说,你怎么会这样想,我不怎么理你了,你一直都是我最重要的朋友啊。然后她发了一大段文字给我,包括她最近在忙的事,打算做的事,还有没有即使回复的原因。她说习惯不回复信息,偶尔有空就回复一下,说我是她回复最多的人之一了。
What?我急忙说,渺渺,你这样是不行的。
我知道,她很忙,所以习惯不回复,等有空的时候想回复时间却过去很久了,便索性不回。渺渺是个不会在意别人看法的人,所以就算这样有人说她高冷她也觉得没有关系。她只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并没有错,所以觉得很正常。
可是,别人还在等你的回复啊。
对你来说,可能是没有时间回复,可是别人也是花时间给你发信息的,如果一直没有得到答复,便会逐渐对你感到失望,觉得你这个人不可信。回复信息,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最起码忙完后说句,不好意思,刚刚在忙。相信看到这句,对方肯定会谅解的。
当然,我不会这样看待渺渺,我知道她不是那样的人,可是不了解她的人呢,我不想别人对她有所误解,所以坚决让她改掉这个习惯。结果就是,她老是回复我说,不好意思,刚刚在忙(让我静静~)
03.
最后一个简单的例子,感觉大家都会感同身受。
去一个地方或者去旅游的时候,如果是两个人以上一起出发的话,总有一个人起主导作用,其他人负责当路痴。
我要说的就是路痴,我自己也当过很多次路痴,负责跟着别走丢就可以了。可是你有没有发现,这其实是个不好的习惯,是对自己不上心的一种表现。
去一个地方,如果你只当路痴的话,是很难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你就像一个二愣子,去那里拍拍照,吃个饭就回来了。可是,如果你花时间去准备,包括路线,住宿,交通,美食等花心思去了解过的话,你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更多的是你处理突发情况,收集最有用的信息能力等。
就说短距离的去某个地方,如果你自己摸索去过的话,下次去肯定会一清二楚,知道坐什么车,怎么走。可是如果你是跟着别人去的话,以后去保证还是一问三不知。
你可能觉得很侥幸,负责玩就可以了,可是你不知道,你浪费了一个对自己负责的机会。慢慢地,成为常态,成为难以改变的坏习惯,甚至影响着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我们总是不上心,觉得一些事很正常,坏习惯说出来并不觉得羞愧,说多了就做的更多了。
可是,你没有那么重要,至少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你没有特权让别人去迁就你,去接受你的坏习惯,所以不要再自豪的说出自己的坏习惯了,别人只会用自己的想法去看待你。
有时候,别人能给你的只有一次机会,你没珍惜好,却用坏习惯毁掉,后悔的只有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