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业的迷思》

作者: 潘燕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7-12 00:07 被阅读160次

    我之所以送《所有小孩都是“问题儿童”》《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学爸老何的陪伴-唤醒养活的力量》这三本书给别人,是因为恰好我有这三本书的复本,如果真的要读,可以读的书还有很多,要想培养好一个孩子要读不少书呢。

    以前我曾想过向大家推荐《家庭作业的迷思》,但后来参加一次家庭教育中情绪管理的课时,很多家长都反映和孩子的冲突都来自家庭作业,家长是不会因为孩子怎么样而让老师不开心的。

    要改变孩子作业问题,源头在学校,在老师那里,需要学习的是老师而不是家长。

    不过没有家长的推动,老师估计也没有学习和改变的动力。现在看,很多亲子教育的问题都出在孩子写作业问题上,因此我在此将这本书做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看看家长们有没有借阅或者购买的需要。

    我从网上摘一些资料先:

    艾尔菲·科恩(Alfie Kohn),1957年生于美国,著名作家、演讲家,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领军人。他对教育、教养和人类行为等领域都有涉猎,并基于社会科学的探索,对教养、管理及美国社会提出了广泛批评,因此广受争议。著作有《没有争议》《你知道他们说什么》《人性的光明》《教养之外》《用奖赏来处罚》《我们的孩子应得的学校》《无条件的教养》等。

    《家庭作业的迷思》一书系统审视了人们对家庭作业的通常辩解,比如提升成绩、巩固知识、训练学习技巧和责任感等。本书作者艾尔菲·科恩指出:没有任何一项上述假设实际上通过了研究、逻辑及经验的检测。本书的分析一针见血地揭示了由于我们对孩子的不信任、对学习的一系列误解及对竞争力错误的关注,不仅使我们的孩子拥有越来越少的自由时间,而且使我们的家庭有了越来越多的矛盾。科恩告诉我们,应该反思孩子在学校及放学后的时间安排,以拯救我们的家庭及孩子对学习的热爱。

    一些精彩的书评:

    《家庭作业的迷思》是这个国家的每位老师和校长都应该阅读的书。……科恩引用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来支撑他的论题。没有任何一项研究显示家庭作业和独立思考之间有一丁点儿的关系。科恩指出,家庭作业不仅是孩子的负担,也是家长的负担。

    ——《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

    科恩有理有据地论证了家庭作业可能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害的,因为它剥夺了一家人晚间在一起的宝贵的时光并且不给孩子留点时间做一个孩子应该干的事情。科恩指出,强制性的作业只会让孩子抗拒学校并且扼杀他们的智力和创造的好奇心。

    ——《出版人周报》(Publishers Weekly)

    科恩针对家庭作业摆出了让人信服的事实。……此书很吸引人,资料丰富并且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创作的激情。作者进行了充分的调查(总共引用了300本参考文献),没有人比科恩更善于向现状发起挑战并且大声宣告“皇帝实际没有穿衣服”。

    ——《国际教育荣誉学会》(Kappa Delta Pi)

    这是一本让人信服的书——这本书无疑将使你重新审视家庭作业在孩子生活中的作用。

    ——《里士满家长月刊》(Richmond Parents Monthly)

    精彩的书摘:

    孩子在学校度过一整天大半的时光,回到家总还有功课得做。一旦停下来好好想想,就会发现这件事十分耐人寻味,但更耐人寻味的是,鲜有人真的停下来仔细思考这一切。

      “写家庭作业”几乎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我们不仅要去问这件事到底有什么好处,更需要去研究为何它被视为如此理所当然。

      人们总是假设“写家庭作业”可以带来较高的学业成就以及提升诸如自律和责任感等美德,然而,目前却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支持这个论点。正如《家庭作业的迷思》稍后所提到的,支持的数据不是相当微弱就是不存在。即使如此,人们还是很少严肃、认真地讨论家庭作业的必要性,家庭作业的需求也不曾减少,甚至还越来越多了。

      家长聚会时,经常会谈论到家庭作业。家长和教师会面时,不论是个别还是整班晤谈,家庭作业也是头几个被提出来的主题之一。如果想要让一场家长会座无虚席,只要承诺在会议中将建议如何处理家庭作业的问题,便能轻松达到目的。

      同样,解决家庭作业困扰的书籍似乎总是有市场,书名通常有《家庭作业妙方:如何让你的孩子乖乖做作业》(The Homework Solution: Getting Kids to Do Their Homework)、《成功做完家庭作业的七个步骤》(Seven Steps to Homework Success)等。

      家庭作业这个议题很明显有其严重性和迫切性,也让许多人感到挫折、迷惑,甚至愤怒。但是,尽管内心担忧焦虑,却几乎没有人质疑校方是否应该继续布置家庭作业。

      请看看以下引自《父母》(Parents)杂志的一个段落:

      如果孩子没被要求去学习毫无用处、毫无意义的事情,那么一般的学科是完全不需要家庭作业的。不过,一旦学校要求孩子记住几乎不重要或一点也不重要的大量信息,学习将变得缓慢而痛苦,校方因而必须转向家庭寻求协助,收拾他们自己制造的烂摊子。

      该篇文章刊登于1937年第11期的杂志上,作者华许伯尔尼(Carleton Washburne)是一所学校的督察。他辞世之后,家乡伊利诺伊州维内卡镇(Winnetka)的一所学校甚至以他命名,仿佛要让世人明白,从那时开始人们的态度已经有了彻底的转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现在人们浏览华许伯尔尼学校网站,所注意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家庭作业相关链接”。

      当今主流报纸杂志的读者都相当清楚媒体是如何处理家庭作业这个议题的。举例来说,2004年第2期的《父母》杂志刊载了一篇文章,文章中完全同意所有儿童从一年级开始都应该有家庭作业,并且进一步提供实际可行的建议,帮助孩子“专心完成”指定的家庭作业。

      任何一个对那些建议感到不满的人,可能会相当怀念20世纪20至40年代较常出现的尖锐批判和革新思维。可悲的是,似乎时至今日,我们还必须和当年的华许伯尔尼及其同僚一样,提出相同的辩论,来对抗不变的做法和假设。就一般学校教育而言,革新的理论不时在专家学者之间激起一阵涟漪,却从未真正进入大多数的美国课堂。学者态度的转变,抑或一般大众态度的转变,不一定代表学生的家庭作业数量将会出现巨大的转变。我们常会混淆“讨论了什么”和“做了什么”。

    图书目录:

    第 一 部 

    家庭作业的真相

    第一章 失去的童年

    第二章 家庭作业可以改善学习吗? 

    第三章 写作业有任何课业之外的好处吗?

    第 二 部

    家庭作业存在的六个原因

    第四章 研究显示

    第五章 没有提出的问题 

    第六章 关于学习,我们还不知道的部分

    第七章 “更严格的标准”在家庭之间蔓延 

    第八章 最好习惯它 

    第九章 无所事事的手

    第 三 部

    找 回 理 智

    第十章 重新思考家庭作业 

    第十一章 做出改变 

    对于一些没有时间的人来说,看这么多基本够了,这些资料已经明确了作者的态度。

    不过,我认为,这本书的学术性比较强,不是那么有趣,但在什么是学习这个问题上着墨不够。很多人认为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课后完成作业才是学习,忘记了生活即是学习。也就是说,在课余时间,孩子不写作业并不意味着不学习,而且无数高考状元的例子说明,他们之所以能成为高考状元,绝不是仅仅学了课本上的那一些知识。

    从另外一种角度看,一种学习是老师想要孩子学习的学习,还有一种学习是孩子自己想学习的学习,对于多数学生而言,他们想学的和老师想要他们学的并不一致。

    换一个角度看,学校学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孩子可以学的是无限的,生活给予的学习就是这样的。

    不求甚解、生搬硬套只是模仿学习,并不是真正的学习,所以只能依靠题海战术,依靠刷题来巩固记忆,即所谓的学习“套路”。

    有人曾从哲学的角度看待家庭作业:如果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水平足够自信,他就不需要留作业给孩子巩固课堂知识。也就是说老师布置的作业越多,说明这个老师越对自己的教学水平不自信。

    一些家长是担心孩子没有作业,课余时间玩游戏或者其它。这种担心有合理性,但是却不是让孩子重复学习的理由,与其让孩子因为重复学习而厌倦,不如让孩子适当玩一会游戏,如果孩子能从事一些艺术体育活动更好。

    我做过一些小调查,一些老师确实是希望孩子通过做作业提升成绩,也有老师故意多布置作业挤占其它课业的学习时间,还有老师就是想通过布置作业来树立权威。家长可以看看孩子有多少作业是重复性的抄写,有多少作业是惩罚性的重复?

    好老师到处都有,而且每一个老师都不一样,因此,如果家长在孩子写作业问题上和老师有不同看法,不妨向老师介绍一下这本书,共同探讨如何安排好孩子的学习和作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庭作业的迷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ol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