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99%的沟通是通过提问实现的,提问有逻辑,才能不动声色地驾驭对方,轻松获得沟通主动权
怎样提问更高效?-6第六章
批判性提问,用攻击性提问打破僵局
提问的逻辑:如何让别人特别想跟你聊下去
表述你的强烈疑问,并要求答案。
在讲座中,哈莱尔提出了两个问题让听众思考:
1.在高难度的对话中,为何“望、闻、问、切”的能力如此重要?
2.如果在对话中,你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结果会怎样?
答案是:
1.拥有“望、闻、问、切”的能力之后,就不再只是专注于自己要说什么,而是能看到对方的反应,从对方的表达中看懂他没有说出口的真实意图。
2.当你从不提出疑问时,沟通便成了在你身上绕绳子。每个问题都是一圈绳子,直到最后你根本解不开它们。
哈莱尔因此建议,一定要学会批判性提问,以这种方式达到分辨和洞察对方心思的目的。
怎样提问更高效?-6* 不注意视盲。
心理学领域有一种“不注意视盲”的现象,它很普遍的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但隐蔽而难以察觉。意思是说,当人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物上时,就会自行关闭对其他信息的探测,特别是预期之外的事物,更容易被他所忽视。
从心理活动到语言表态,“不注意视盲”发生时,人们习惯的做法不是疑问,反问和拒绝而是顺从。
* 充分利用“抗拒反应”。
对于损害和有违自身的利益、立场与价值观的要求,人们都会产生本能的抗拒。实施批判性提问,就要释放自己的抗拒反应机制,给予对方充分的抗拒反应——表达你的强烈疑问,否定对方的观点。
这时,你要注意和把握三个观察点:
1.对方的表情与情绪反应。
2.对方如何安抚你。
3.对方的抗拒。
所有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问解决:
第一,让“受支配的压力”成为“转变态势”的助力,
第二,以具体事实为基础,提出高明的反问。
怎样提问更高效?-6批判时要坚持自我原则
我们不需要讨好任何人,只是需要先问一问自己:“我怎么做才能安心?”这一原则适用于重大场合——当你充当一个裁判者却受支配而且有屈从的压力时,不要退缩得太靠后了,因为你需要坚持的原则,就在你身后不到一米的地方。
* 没有标准答案,但有既定原则。
批判性的提问不是为了说服对方,事实上这很难做到,而是为了逐渐培养属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活出自己的生命样貌,删去多余的杂音,看到并种下一些值得守护的信念。这不仅是为了加强沟通能力,更是在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 如何认定“是非对错”?
别被“是非对错”绑架,要拆除心理的框架。仅盯着是非对错,你会失去问高质量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世界上,“是非对错”很重要,却不是解决问题所需要的。
第一,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第二,守护基本原则,并对解决问题抱有信心。
怎样提问更高效?-6用“有条件的逼问”打破僵局
面对一个高明而意志强大的沉默的对话者,玛丽的策略是给出自己的“交换条件”——如果你开口,我有一些东西跟你交换;但你必须开口,因为我的条件是你不能拒绝的。
* 适当制造冲突。
在实施“有条件的逼问” 时,适当制造冲突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冲突不一定会导致危机,但人们对其进行回应的方式却会决定它的走向。
* 由浅入深推动提问。
慢慢来,反而比较快。这就要求我们在提问时保持最基本的谨慎态度,因为任何一件事情都可能发生在生命中。你提出了一个问题,就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怎样提问更高效?-6采用攻击性提问的最佳时机
攻击性提问在大多数场合中,对沟通的作用是负面的,它会将对方激怒,然后双方陷入无逻辑性的互相诘问之中——此刻,沟通的首要目的变成了“证明对方有错”。
对话中人和人最大的鸿沟是“你想的”“你说出口的”“对方听到的”经常是差距很大的三件事。
假如不得不提出一个攻击性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1.将“你”换成“我”:把句型是“你”“你以为”“你这个人”等开头的提问,变为“我”开头的句式。这样,既提出了攻击性的问题,同时又给了对方解释的空间和回旋的余地。
2.克制一下自己的不良情绪,让攻击性的提问只反应出我们60%的情绪,而不是全部。
怎样提问更高效?-6批判性提问的技巧
人们在对话中表达时的主题分为两种:描述性的主题和说明性的主题。
* 不要轻信,不要轻信!
开口之前,克服三个人际交流时的普遍弊端:
第一,偏信和轻信。
第二,轻易下结论。
第三,逻辑力差。
* 勇气是最大的技巧,永远都是。
锻炼勇气的一个有效方式是,有意识地在所看、所听到的内容中,迅速找到他们的论题和结论,区分开他们的问题和目的,将证据从中剥离出来。在阅读和倾听的过程中,同时展开质疑推理:
这个人的论据是否科学、可靠、严谨并具有逻辑性?这个人的观点是否存在有意无意间遗漏的重要信息?
最后,对他的讲述内容、观点和论证过程做出你的评价,提出一个客观的问题。即使是批判,也应该是客观的。
* 避免个人价值观对你的主观影响。
不要因为价值观的不同,而刻意去降低其他价值观的重要性,现实中我们很多人都在这么做,同时我们也要在阅读和沟通的过程中,对于对方的价值观有所了解,并尊重他们的选择。
* 排除干扰性因素,虽然很难。
《自私的基因》一书中说道:人类从基因层面就注入了自私的成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而批判性思维方式和沟通提问的技巧,完全可以超越这一层面,从事务性的角度(聚焦于具体的事件进行批判)绕开人性的陷阱。
第一,先学会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能解决分歧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否定对方的问题。
第二,练习批判的技巧——怎样批判才能维持正常的沟通氛围,而不是双方大吵一架。
第三,保持谦虚和怀疑的态度——对于新的领域永远保持兴趣和求知欲,以谦虚和怀疑的态度对待新生事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