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的婚礼(九)

作者: 杏花疏影1 | 来源:发表于2022-03-22 16:40 被阅读0次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樛木》

    在周代,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在举行成人礼后即可谈婚论嫁。《周礼》中规定,男子的适婚年龄是二十岁至三十岁,女子是十五岁至二十岁。在这期间的男女,一般实行媒妁婚,

    这是周南国郊外的一个小村子,这是一个秋日的正午,村子里欢声笑语,宾客们早已毕集,看远处传来辘辘的车音,自远而近。那些顽皮的孩童们早早从村口奔来,大声嚷嚷着:“接新娘的车子到啦!接新娘的车子到啦……”欢乐的鼓乐手们卯足了劲,将那快乐的音乐吹的飘向四面八方,甚至于压过喜悦的喧声,鞭炮声的齐鸣。当满脸洋溢着幸福的新郎正小心翼翼地搀扶婀娜多姿的新娘走下车,迎接他们的,便是全村青年男女们一遍又一遍的热烈歌唱:“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幸福的新郎脸红了,羞涩的新娘心醉了。当她牵着新郎那长长的红绸姗姗移步的时,伴随着众宾客再三叠唱的祝福声中,幸福原本是如此的浓烈香醇。这世上那个青年男子不善钟情,那个妙龄女子不善怀春,这本就是人性的至纯至洁,传承着我们民族淳朴、古老的婚礼祝福习俗。

    这是一首祝贺新婚的民歌。诗人先以葛藟缠绕樛木,比喻女子嫁给丈夫。然后大家为新郎祝福,希望他从此以后可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诗共三章,每章只改易二字,句式整齐,以群歌叠唱的形式表达出喜庆祝颂之情。

    这里的“南”,是指男方荆州、扬州之地。樛木是高大而且下部弯曲的树木,象征君子的德行。同时也意味着无论是南方之女,还是北方之女,都要好好的修养自我。

    所谓“葛藟”,是葛藤以及它的藤条。“累”,是指层层叠叠而茂盛的样子。樛木的树枝下垂,葛藤的藤条有樛木可以依靠,顺着樛木而向上生长,这意味着樛木和藤条都生长得茂盛。葛藤的藤条层层叠叠而且生长茂盛,象征着关系和谐、有条不紊。

    所谓“乐只君子”,其中的“乐”,是指发自内心的快乐;“君子”是指有道德礼义,所以称之为君子。为什么会有发自内心的快乐?因为自己内心的安宁。“福履”,是“福禄”的意思;“绥之”,是“安宁”的意思。因为顺应天道而得天道祐助,因为行为合乎礼而能得天禄。

    据许多学者考证,“国风”比兴,常以花草、藤蔓、雌鸟、牝兽喻女子,而以高木、日月、雄狐之类喻男子。其中尤以树木喻男、花草喻女更为常见。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此两章与上一章相比,只有“荒”字和“将”字、“萦”字和“成”字不同。“荒”字是“覆盖”的意思,因为葛藤越长越大,所以把樛木覆盖起来了;“萦”字是“环绕”的意思,指的是葛藤环绕在樛木周围。从“累”到“荒”、“萦”,是葛藤层层叠叠地成长,到全部覆盖在樛木之上,再到环绕在樛木周围。葛藤层层叠叠地成长,是樛木相依相携之功;全部覆盖在樛木之上,是樛木的支持之力;环绕在樛木周围,是樛木团结之心,这是“国风”常用的“叠章”形式。诗中以反覆咏唱逐层推进,在回环往复中造成浓浓的喜庆祝颂之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里的婚礼(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wf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