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诗经•桃夭》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定使家庭和睦又美满呀!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啊,早生贵子后嗣旺呀!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力家业大呀!
在周朝时期,男女之间恋爱与婚姻都非常的真挚纯洁,很少像今天一样被金钱和物质左右。漫长的恋爱已经结束,下一件事就是挑选一个良辰吉日永结百年之好,两家老人把日子定在了桃花盛开的时节春天。
两位佳人举办婚礼的日子到了,这一天送亲的队伍热闹非凡,长长的队伍簇拥着一对新人,走过街道,穿过小桥,路过田地,无论在哪里,都能看到春天艳丽的桃花,它们好像在迎接这一对新人,或来参加他们的婚礼似的,开得十分的惹眼。几位轿夫跟随着乐鼓的节奏,花轿左右摇摆,时不时露出新娘子那美丽的脸庞,那面容和盛开正艳的桃花交相辉映。这出嫁的女子不正如那盛开的桃花,此时的繁花似锦预示着秋天的硕果累累,就像这女子嫁到夫家会多子多孙一样,那桃树的枝繁叶茂,不也正向这新娘子会使夫家人丁兴旺一样吗,面对此情此景,迎亲的队伍中有人唱起歌来,满心欢喜的把心中最美好的祝福唱给了这对新人。
这是贺新婚歌,也是送新嫁娘歌。我们可以想象:在那桃花盛开的时候,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千年的春风从那片“灼灼”的桃林中穿过,摇曳着艳丽的桃花,婀娜着多姿的桃枝,似乎有醉人的馨香随风破卷,扑面而来。分不清这是什么香,仔细去看,在桃花丛中,隐约着一个款款移动的女子,少女的清香与花香混揉在一起,这是快乐的味道。
画中的女子两颊飞红,面带娇羞,目光娇羞却又忍不住兴奋的顾盼,在夭夭桃实、灼灼花枝的衬托下,人若桃花,两相辉映,怡人的快乐迅即涌上心头,你甚至可以听到女子的心声:“今天我要嫁给你啦,今天我要嫁给你啦......”
通篇以艳丽的桃花、鲜美的桃实、青葱茂盛的桃叶来比对新婚夫妇美好的青春,祝福他们的爱情象桃花般绚丽,桃树般长青。此诗运用迭章、迭句手法,每章结构相同,只更换少数字句,这样反复咏赞,音韵缭绕;优美的乐句与新娘的美貌、爱情的欢乐交融在一起,十分贴切地渲染了新婚的喜庆气氛。
一首简单朴实的歌,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
它符合天地间一个基本的道理:简单的就是好的。简单是质朴,是真实,是实在,是亲切,是萦绕心间不能忘却的情思。简单质朴既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是艺术的一种境界,并且是至高的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