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驴得水》的刻意和浅薄了吗?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哭不至于,但是让活在内心的热血小青年之魂激动一下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距离看过《驴得水》大概有两周了吧,我想起刚看完影片时我写的朋友圈“影片深刻到让我无以言表,写不出东西。”托了两周的观后感,时至今日提笔,才发现心境大不同。
之前觉得《驴得水》简直就是近来影片中的一股清流,现在细想来,它大概也就是一杯矿泉水,清归清,却也变了味道。
所以在这里,我想和大家聊聊关于《驴得水》中的那些“刻意”和“浅薄”。
这是一个讨论“要不要为了干一件好事去做坏事/要不要为了弥补一个错误去犯下更大的错误”的故事,其实这个问题一直都有答案——正如“你撒了一个谎,就要撒更多的谎来圆这一个谎。”这是一个永久的恶性循环。
当初听说这是部喜剧的时候,我是拒绝去看的,后来朋友推荐说是黑色幽默,很深刻。果真它打着喜剧的旗号,前半部分也颇有几分荒诞式的幽默,但后半部分来了个大转折,人物集体走向黑暗——片中人物几乎个个虚伪、自私、怯弱,影片深度挖掘了人性的黑暗面,对所谓的知识分子的讽刺、批判相当之尖锐、深刻。
等等,与其说是“深刻”,不如还是说“刻意”吧。
看完之后我和大部分人的反应一样——心理堵得慌、欲哭无泪、欲言又止、欲说还休……总之,我们给《驴得水》盖上了“深刻”这个标签。但是后来细细咂一咂,却发现影片从一开始就是奔着“深刻”二字去的,既刻意追求所谓的“深刻”,就好像有人用一场粗暴的人性的实验,向我展示人性的种种丑恶,尤其是其中男性表现出的猥琐和卑劣,终于让我一阵反胃。
你看到《驴得水》的刻意和浅薄了吗?你且放下这黑暗的人性,回忆一下,影片故事的架构和人物内在的逻辑的转变是否真的合理?——铜匠的转变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裴魁山对一曼的情感变化是不是太夸张了?还有大力逼迫佳佳时的表现是不是用力过猛了?……如果你觉得这些都是合理的,你说铜匠的转变是因为一曼的羞辱、裴魁山也是因为一曼的背叛、大力是被死亡威胁吓住了……如果你都可以理解,那说明导演的目的达到了,他就是要用这种前后强烈的对比,来质问我们:“瞧,我是不是很深刻?”
那我且来反问几个问题:
是不是因为太多假大空的影片,高大全的人物形象,败坏了你的胃口?
是不是因为各种心灵鸡汤泛滥?国产大片又浅薄、娱乐?
是不是因为有讽刺现实、批判力度的作品广电总是不过审?
所以,是不是一部电影只要盯着人性黑暗面,就认为这部影片很深刻,艺术性很强?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驴得水》会让人觉得不同一般,觉得有深刻性了。
你看到《驴得水》的刻意和浅薄了吗?也难怪,如今各种社会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一些体现人性之恶的新闻也时有所见,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心理和道德底线,所到之处,必然能招来大众的广泛注意和喧然议论。如此情形下,一些展现人性黑暗的批判性电影也甚喧尘上,让人觉得更有现实感和艺术深度,就好像生活到处是密集的黑暗一样,就好像只有丑恶才能让人清醒和振奋一样。但是社会新闻并不代表着全部的现实生活,这些被刻意放大和扭曲的显示黑暗在某种程度上也误导着我们不是吗?
同时,倘若把展览人性黑暗,与深刻性划等号,那就是另外一种浅薄了。影片挖掘人性黑暗面,当然没有问题,因为人性本来幽暗深微,有着诸多复杂微妙的因素。但片面单一呈现人性黑暗,为了追求批判而批判,那也同样忽视了人性的复杂性。人性中有其容易堕落的一面,但也有其高贵向上的一面,恰似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不能简单地判定非此即彼。真证深刻的,不只是挖掘人性的黑暗,还要能从黑暗里看出光亮来,要拷问出藏在罪恶之下那真正的洁白。
显然影片在这一点上,做的相当力不从心。文章中唯一几处的洁白,似乎都铺在了佳佳身上——准确地说是依托在了佳佳说的要揭发特派员的那几句话中,然而最终佳佳还是屈服于现实。可能你会反驳说,结局中,婚礼被闹,佳佳成功出逃,投身革命——但是这又和故事本身有多少关系呢?我想这个结局远不如最后的那一声枪响让我满意。
其实这个电影有相当大的潜力去深挖小人物的挣扎,去更加进一步地展现关于「乌托邦」的设想,去从人性的黑暗中透射出光亮来,去更黑暗更讽刺,但是可惜开了个喜庆的头,冲进了讽刺和黑暗,却没能深入更多,有的只是隔靴搔痒的暗喻。
总体的评价,在这部影片中,我看到了被抹黑了八个度的现实黑暗,但是很遗憾,我没能看到一丝这黑暗中包裹的光亮。这是一部讨好知识分子的脾气或者当代文青批判世俗习惯的,却仍然还不够成熟的电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