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记得那年(4)

作者: 第六只眼 | 来源:发表于2018-05-08 08:47 被阅读52次
第一部分:记得那年(4)

肆,多余

    这一年,过了惊蛰,我们才接到开学的通知。

    连立春都开始盼望上课了,这事儿罕见。

    "快走,快走!"开学那天大清早,立春就跑来我家门口催我,肩上扛着自己的吃饭桌子。

    "小讨债的,你把桌子搬走了,家里怎么吃饭了?"他娘追过来,让他回家换一张小点儿的。

    "那,我不去上学了。"立春威胁他娘,"那个小破桌子,我不要。"

    "好,好。"他娘投降,"看你能上个里和表出来。"

    我娘让立春娘屋里坐,她说立春把家里的碗碟扔在地上,得回家收拾。

    这时,就看出家里有木匠的好处了:我和檐子,都是新桌子、新凳子,都是师哥的手艺。

    立春一路把他家的吃饭桌子扔在地上两次,太大太沉了。

  小换跟在我们后面,不远不近的。檐子问她说:"你跟着我们干啥?"

  "大路朝天,各走半边。要你管?"

  "好,这边让你走。"我们走到一边去,留下化雪后泥泞的道路给她走。她走过去的时候,重重踩水,溅了我们一身泥水。

立春恨恨的说:"跟她娘一样,真泼。"

到了学校没有几个人身上、脚上都是干净的。

陈老师,就是小换他二哥,以前给我们讲他当兵的故事,说起大城市,"就一个好处,干净。不像我们这里,晴天一身洋灰,阴天一身水泥。"

    我们学校原来也是青砖铺的走廊和大路,现在拆的乱七八糟,满眼都是烂泥和废料。

我们学校的前身,是杨家祠堂。

听我爹说,杨家祠堂原来是个三进三出的“目”字型建筑,改成学校后,把南面的院墙和房子拆了,当作学校的操场,又在东南拐角盖了厕所,学校成了“月”字型。

    现在,学校只剩下"月"字最上面那一横了。中间高高的大殿没拆,当办公室;东西两边各有三间屋也没拆,西边是二年级三年级教室,东边是四年级五年级教室。

    有人围着援朝问:"一年级哪里去了?"我大妹就上一年级,老师是援朝他姐。

  。援朝说:"一年级还没开学,再等一等。"

    杨老师看到立春的桌子,问:"你把教室当你家堂屋里了?"

    "那我搬回家,不上了。"立春赌气。

    "好,好,得上,得上,"杨老师安抚立春,"大桌子和高个子,都往后靠。"

    这两项立春都占着了。这样,立春去了最后一排,我在第三排。檐子个子不高,桌子也不大,都坐在是第一排,跟小换坐在一起。

一会儿功夫,檐子就跑过来,说要换位子,给小换气得。小换要跟檐子换桌子坐,檐子不同意,小换说她就不替我们保守秘密。

秘密个屁,立春家的地窖子里啥也没有,我白挨了一顿摔,现在屁股根子还疼。

  "可立春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家的地窖子啊。"

"那你咋办?"

"我答应她把李向阳的照片拿给她看。"

"李向阳的照片?"

"嗯,我家有。在我娘的针线筐里,夹鞋样子的书本里。"

"先给我看。"我还没有见过李向阳的照片呢,只在《地雷战》里看过他。

    杨老师安置好大大小小的桌子,排好座位,说:"看见外边没有?今年拆旧校建新校,外边工地乱糟糟的,下课边乱跑,跌断了胳膊腿长大说不到媳妇。"

    小换举手,"我不用娶媳妇。"

      "老鸹哚走了,换成你了?"杨老师很生气,对着她的桌子踢了一脚,可怜她的桌子吱吱响。小换吓得缩着脖子趴在座位上,再不出声了。我很畅快,小换真是活该。不过,杨老师明显欺软怕硬,要是老鸹哚,他肯定不敢踢她的桌子。

   

    对了,五年级这么安静。老鸹哚竟然没有来上学。小换的表姐,大名鼎鼎的白丫倒是来了。真不知道她又会给杨老师出什么难题。

杨老师一走,大家都跑出去,到推倒的砖墙下翻找东西。

拆祠堂之前,很多人都猜测高房底下有东西。我娘就说,杨家几百年大户,祠堂里能没有镇祠之宝吗?我爹说:"别瞎想,没啥宝贝。"所以,我就趴在桌子上跟檐子玩摔牌赢糖纸。

立春不知道从哪里捉到一条蛇,抓着蛇的尾巴,一边摇,一边走进教室里面来。小换为首,女生都大喊大叫,鬼哭狼嚎的。一时,杨老师来了,不用说,没收了立春手里的蛇,立春又被罚站。

一旦开学,日子就和以前一样了。立春安静了两天,又开始迟到早退。唯一的变化是,陈老师不教我们了,三年级的小张老师代替了他给我们上课。

  第一节课,他上来就问:"谁是孙书言?"

  孙书言是檐子的大名,不知道檐子犯了什么错误。檐子怯生生的站起来,"我是。"

  "从今天起,你当数学课代表。去办公室把作业本抱来。"

  "不去。"檐子很干脆。

我问檐子为什么,檐子说,一个人去办公室太吓人了。那倒也是。

办公室在大殿里。以前,我和立春被陈老师罚站,进去过两次。从外面先上两个台阶,进了门再下四个台阶,屋里的地面比外面低。进门之后,有好几根又粗又高的红色的园柱,一直向上跟屋顶的梁连在一起。里面又高又空,阴森森的。后墙上,最高的地方,隐隐约约还有一个长胡子模样的老头子画像,听说,那就是杨家的老祖宗。

问问我们学校的学生,有哪一个不是一听说老师办公室有请,不用罚站就怂了呢。

小张老师生气:"怎么看你这么小,这么老实,也敢反抗我?"

立春站起来说:"我替他去。"

立春上学期天天去办公室罚站,路都跑熟了,真不怕。

可小张老师偏偏说:"不行,就要他去。"

"凭啥非得让他去呢?"我也站起来说。

"你们三个,"小张老师涨红了脸,一边咳嗽,一边说,"罚站两小时!"

最后,檐子还是去抱了作业本子,我和立春被张老师罚了站。开学第一天,就罚站,实在是没道理。那天,放学之后,我们实施了一个密谋很久的计划,——本来是想对付陈老师的,现在用在小张老师身上了。

从我们学校出来,到村里的中心路之间,要经过一条四户人家公用的一个小巷子,小巷子两头拐弯处,都有大草垛子。我们三个草垛子后面,对小张老师实施了突然袭击。袭击用的武器,是两只瞪着大眼一身赖皮的蛤蟆。

我们只是恶作剧而已。可是,第二天站在办公室里罚站,才知道小张老师有哮喘病,当时差点一口气儿没上来。我们差点闯了大祸。

谁知道他这么胆小呢?

谁知道他偏偏怕癞蛤蟆呢?

在这之后,同学们找到了对付小张老师的方法。

相关文章

  • 第一部分:记得那年(4)

    4,多余 这一年,过了惊蛰,我们才接到开学的通知。 连立春都开始盼望上课了,这事儿罕见。 "快走,快...

  • 第一部分:记得那年(26)

    二十六 我之所以记得和立春这样的吵闹,缘于我的内疚。我以为,我和立春,和多余,可以这样吵吵闹闹的相处下去,十一岁的...

  • 第一部分:记得那年(8)

    捌 多余 我爹是木匠。 听说,我爷爷,我爷爷的爷爷都是木匠。 我们学校办公室大殿房顶上的雕花木椽就是我爷...

  • 记得那年

    焦点长期班第二期陈曼丽 持续分享第60天 20180529 周二 多云 秋收季节到了,连续几天的阴雨天结束,好...

  • 记得那年

    咔嚓!”画面定格: 当微风轻拂着海面,面朝着大海,咸涩的海水味道飘来,一抹粉白色清新小碎花长裙伴着一头亚麻棕点缀红...

  • 记得那年

    记得那年,升高中的考试,在家里我百般叮嘱不让母亲去,但还是去了。在一个面馆漫不经心的吃着面,却全神贯注的看着我,生...

  • 记得那年

    记得那年,我才二十岁。 第一次登上离别的列车, 带着父母的期盼和不舍, 怀抱着满心欢喜和兴奋, 走向我人生第一次旅...

  • 记得那年

    我一直还留有希望,只是为了亲自去找一个答案,得知之后反而平静的连我自己都不相信。 似乎这个季节的雨,连落到身上都是...

  • 记得那年

    记得那一年,我们漫步校园 如今却早已时过境迁 记得那一年,我们满腔理想 如今却早已烟消云散 一转眼,仿佛千百年...

  • 记得那年

    我记得那年的初春,还是个孩子,还有有一些朋友,常常在放学后,背着沉甸甸的书包,逗留在炸串摊,或者在骑三轮的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部分:记得那年(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cirftx.html